世界麻將大賽在重慶:百名老外“以牌會友”
健康友好的游戲
1998年國家體育總局出版了《中國競技麻將比賽規則》,當時業內人士很興奮,認為國家標準出臺之后全國范圍內的麻將聯賽可能隨之而來。
但是這些計劃都因為社會輿論所擱置了。
盡管今年爭議少了很多,但當媒體報道世錦賽有名牌大學生參加時還是激起了廣泛討論。
“中國的改革開放對促進麻將近年的健康發展有很大作用。人們重新思考開始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江選旗說。
“但還需要時間在全國培養麻將成為健康、科學、友好的智力游戲。”
胡適留學授人麻將時也曾感嘆殊不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竟在這136個“麻將軍”里。
原體育領導人李夢華,社科院顧問于光遠強調要保護麻將文化,不要讓麻將成為武術那樣一個純粹的體育項目,內涵被忽視了。
“任何事物都能用好了或者用壞了,關鍵是引導”,江選旗說,而年輕一代是引導的關鍵。
近年來 ,很多麻將協會和俱樂部在國內注冊,年輕人的參與成為了“俱樂部的強心針”
北京方莊智力麻將俱樂部創辦人周桂君說年輕人很聰明、技術好、也是帶動她的俱樂部前進的中心。 周說,俱樂部目前為100個上到80下到20歲的會員排名。沒有年輕人的參與這個系統將沒有任何活力。
為了留住年輕人,她甚至還按年輕人作息要求設置比賽時間。
“畢竟,年輕人才是未來,他們才能帶來改變。”
張世榮,39歲,是黔江區一所學校的數學老師,他說自己很歡迎這一賽事在自己家鄉舉辦,他也支持學生們玩麻將。 “麻將是智力游戲,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張世榮說:“如果本著開發智力的想法,我并不認為讓孩子們玩麻將有什么錯。”
商機
如果放開限制,世界對麻將的接受以及喜愛背后,在中國藏著一個前景巨大的甚至能與足球相當的產業。
這次世錦賽背后的機遇可見一斑。
黔江當地一家房產商以及國內一家麻將產品制造商贊助了這次活動。作為回報,他們能將自己的展示牌擺設在比賽周邊。
而比賽也帶來數百名選手、表演者、組委工作人員入住黔江一家最昂貴的大酒店。酒店還為比賽提供了場地。
甚至連賣飲料和零食的公司也在開幕式廣場邊上擺上了小攤。
黔江區長吳忠表示他支持舉辦麻將世錦賽是出于促進旅游業的考量。
吳忠說黔江交通發展慢,近幾年才有了高速。可以借助各種平臺,體育文化賽事促進發展。
“麻將源于中國,是健康的文化。”,他說自己并不擔憂比賽為黔江會帶來什么負面影響。
“這也是個很好的機遇,好平臺推廣營銷黔江。想借助這個平臺推廣引導健康娛樂文化。”
“麻將是文化的一項內容。只要是健康的文化就是好的載體,擴大知名度,大家來觀光。別作為特殊的來看。這和打撲克圍棋象棋一樣。”
而黔江也并不是第一個看到這一有著巨大群眾基礎游戲背后機遇的政府。
沒有人會懷疑在中國麻將有多么受歡迎,新聞媒體上報道了從南到北、地震、洪水災區里,群眾們災后樂觀圍坐打麻將的場景。
八月,成都市一個棋牌協會還組織了一場四川麻將比賽,據報道,30萬人參加海選。 地方麻將協會的負責人也指出,許多地方政府都在爭著舉辦各種賽事。
一些機構表示,只要協會能拉來足夠數量的參賽選手,可以為選手報銷路費等開銷。
千里之外,家在荷蘭的Janco Onnink說自己經營著一家網上商店。他去年生意不錯,收入了一萬歐元。
“我正在構建我的市場呢”,他說:“我還在想著把自動麻將機進口到歐洲賣去。(記者 王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