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何加快兩個“7500億”的實現,曹家興認為,目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和目標已經非常明確,只有統一思想,真抓實干,才能實現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他說:初步考慮,建議要繼續采取以下幾條措施。
第一,要集中力量謀劃和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實施“萬億投資工程”的基礎,是要有充足、大量的項目作為支撐。這幾年,隨著加大投入的不斷深入,我省逐漸形成了一套謀劃和推進重大項目新的模式,比如:謀劃項目由過去傳統的“自下而上”提出匯總項目變化為“自上而下”的主動謀劃布局項目,由過去單一的企業或政府,變為政府、咨詢機構、企業“三位一體”共同謀劃的新模式。經過這幾年謀劃和推進,我省的基礎設施包括能源、交通、水利等一大批項目,思路清晰,項目明確,現在需要進一步加大謀劃和推進力度的產業發展項目,特別是要謀劃和推進一批產業鏈條長,帶動作用強的大項目、特大項目。因此,今后的重點是圍繞國家提出的重點投資領域和我省六大版塊,謀劃建設一大批重大工程項目。初步測算,需要累計實施建設1萬多個3000萬以上項目,這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集中全省方方面面的力量全力組織實施。
第二,要多渠道籌集資金。資金“瓶頸”問題一直是困擾我省投資和項目建設的主要因素之一。從這幾年的資金來源構成看,國家投資只有2.2%,銀行貸款也只占8%,資金來源的主體是社會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大體占60%以上。下一步除了繼續調動社會資金和民間資本外,一是要借國家拉動內需機遇,進一步加強銜接匯報,力爭爭取更多的中央補助投資;二是要加強與一汽、中石油、華能、大唐、長客、通鋼等中省直企業聯系,搞好協調服務,爭取在我省投資逐年增長;三是要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努力擴大金融合作的領域和規模,積極做好銀企對接工作,爭取金融機構更多的貸款支持;四是要進一步改善我省招商引資環境,發揮比較優勢,大力承接國際、國內產業轉移,擴大利用外資和外省資金規模;五是要加快四大融資平臺建設,盡快提高信用實力和融資能力;另外要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提高企業融資能力。
第三,要注重優化產業結構。從優化投資結構入手,推動全省產業優化升級。最近,國家將要陸續啟動九大產業振興規劃。要結合我省的實際加快推進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三大支柱產業,醫藥、光電子信息兩個優勢產業,冶金、建材、輕紡、裝備、旅游五個特色產業的發展,提高產業層次和凝聚力。同時,積極推進省政府剛剛確定的鐵路、公路、機場、水利核電等八大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支撐經濟發展的承載力。加快推進服務業發展,實現服務業三年跨越發展目標。
第四,要努力提高投資效益。要堅持貫徹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轉變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發展方式,積極推進節能降耗、減少工業排放,發展循環經濟,防止在加大投入過程中出現盲目上項目、低水平重復建設等問題。同時,應進一步加強指導,保證工程質量,注重達產達效,提高項目建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曹家興最后表示:省發改委是組織協調推進全省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工作的綜合經濟部門。我們將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全力抓好“萬億投資工程”的實施推進工作,為加快吉林振興,實現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和爭先進位,做出新的貢獻。
(中國日報吉林記者站 劉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