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中國在線消息:據(jù)埃菲社9日報道,正值西班牙內(nèi)戰(zhàn)結(jié)束70周年之際,一部新書揭示出西班牙內(nèi)戰(zhàn)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在幫助共和軍對抗佛朗哥軍隊的國際縱隊中也有中國人的身影。

美國耶魯大學研究員鄒寧遠和倪慧如夫婦在經(jīng)過13年的深入調(diào)查和走訪了10多個國家之后,整理撰寫了《橄欖桂冠的召喚———參加西班牙內(nèi)戰(zhàn)的中國人》一書,希望再現(xiàn)這些沖破偏見、幫助西方人的中國人的故事。
鄒寧遠對記者說:“在50或70年前,沒有人知道西班牙在哪里,更不知道該怎么去。為什么那些人會去西班牙?他們需要坐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船,還要翻山越嶺。今天我們會這么做嗎?對我們來說,這太震撼了?!?/p>
1936年7月,在德國和意大利法西斯的幫助下,佛朗哥發(fā)起了推翻民選共和國的政變,大部分西方國家政府選擇不干涉,但來自53個國家的4萬名志愿者決定組成國際縱隊,向共和軍提供援助,但很少有人提及參與其中的亞洲人。
此前人們掌握的有限資料包括,1937年北京的大學生高喊“保衛(wèi)馬德里!”的口號上街游行,毛澤東的軍隊在延安也打出了寫有“向英勇的西班牙人民致敬”的旗幟。
毛澤東本人也致信西班牙共和政府,表達對西班牙的支持,并指出,在國際縱隊中有中國志愿者。
1988年在紐約與國際縱隊林肯支隊的美國幸存者之間的接觸促使鄒寧遠夫婦開始追尋那些中國人的足跡。
鄒說:“國際縱隊使我們受到強烈震撼。我們在20年前見到了林肯支隊的志愿者”,其中兩人透露,當年支隊的醫(yī)生是中國人,并給他看了照片。鄒在那時才知道國際縱隊中有中國人的存在。
從那以后,出于對英雄們理想主義的敬佩之情和保留這段歷史的責任感,鄒就致力于收集跟中國志愿者有關(guān)的任何文獻、照片或證件。
參加國際縱隊的中國志愿者大部分之前已經(jīng)移民歐洲或美國,在那里與工人運動和共產(chǎn)主義運動發(fā)生接觸,也有人是從中國前往西班牙,之后又回到中國投入毛澤東的革命運動。
倪慧如說:“他們是理想主義者。不僅在思想上,在行動上也是,這就是他們參加西班牙內(nèi)戰(zhàn)的原因?!?/p>
夫婦倆曾經(jīng)在美國、西班牙、俄羅斯、荷蘭、英國、法國、匈牙利、保加利亞、德國和古巴等國家尋找資料。
兩人共整理出13個人的資料,但他們掌握的信息透露出應(yīng)該有100人之多。
倪慧如認為,這些人當中不會有人還活在世上。她說:“迄今為止沒有人知道實際上到底有多少人?,F(xiàn)在有兩個來源。一是一名中國志愿者在1939年從法國集中營寫給一家報紙的信,請求幫助解救他們,他說他們有100人。另一個來源就是我們的調(diào)查?!?/p>
夫婦倆撰寫的這部書2001年在臺灣和香港出版了繁體字版,目前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的漢學家勞雷亞諾·拉米雷斯正在翻譯此書,預計今年夏天將完成翻譯工作。
拉米雷斯表示,這是一個全新的話題,因為在西班牙,“人們對國際縱隊中的中國人一無所知,在中國也是一樣”。
但他也希望對此展開更深入的調(diào)查。他說:“可能有人還活著。我們就是要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我們希望采訪到他?!?/p>
編輯:段若蘭 來源: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