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常委 劉漢元(圖片來源 鳳凰網)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3月2日,全國政協常委劉漢元做客鳳凰網財經頻道與中國日報網共同推出的兩會特別節目中表示,發5.2萬億消費券惠及全民,是目前最有效拉動內需的選擇。以下為本次訪談文字實錄全文:
主持人:歡迎您收看由鳳凰網和中國日報聯合主辦的兩會特別節目,今天我們非常有幸請到了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先生來做客我們鳳凰網,劉主席您好,歡迎您來到鳳凰網,也請您給我們視頻的朋友打一個招呼。
劉漢元:大家好,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我們這次兩會特別節目,有幸請到了劉主席。劉主席您這次向政協提交了四個提案,其中一個就是建議全國人民發消費券的這樣一個提案。您在提案中說到中國公民每人每次按一千元的標準發放,發放的時間也可以靈活掌握,一般是安排在三月底、五一、十一和春節前后四次發放,我們就來算一筆賬,這樣的話每人每年就要發四千塊錢,那四千塊錢我們總計也就是五點二萬億,要比我們的這個四萬億還要多一些,多出一點二萬億來,您說這么大的一筆資金我們政府,我們國家有這個實力去發這個消費券嗎?
劉漢元:從這個想法來講,實際上是去年十一、十二月份,剛好金融風暴開始的那段時間,我們大家就提出來這樣一個想法。錢從哪兒來,這實際上是另外一個問題,先說我們這段時間面臨的是什么問題,內需受到了外需的這部分影響,出口這部分受到大量的影響。歐美出現了金融危機,使我們出口大幅度的同比回落,或者是下降,給我們國內的就業形勢來講,造成了很大的沖擊,無論是外銷型沿海的這部分企業,還是內銷的這種企業,基本上都在去年的國慶以后,生產受影響,庫存有所積壓,消費不暢,銷售不暢的情況。
鑒于這樣一個情況,實際上當時我們提出是想盡快在春節前開始發放,春節前第一次,三月份第二次,或者五一第三次,這樣能夠全民按人頭發放消費券的方式,能夠使下崗的人也好,低收入的人也好,能夠及時按照消費券這種發放來購買他們所需要的在春節、三、四月份要消費的生活必須品,同時承接對外出口貿易減少的這部分商品生產廠家的銷售壓力,很快把這部分外銷型出口企業的市場接轉到國內來。
事實上我們看到國內的生產能力,尤其是輕工家電,基本上形成了全世界生產能力最大的一個國家,這些生產能力應該說在我們國家來講是綽綽有余,甚至是有些地方還有過剩。同時我們老百姓實際上普遍存在這種購買需求,無論是家用的輕工產品,家電產品,電器產品等等,剛好是我們有生產能力,也有廣泛存在的一種需求,所以我們設想,如果通過這種消費券的方式,能夠使兩邊的消費需求和生產能力相對接,事實上春節也許好多工廠就可以減少放假的時間,下崗的,農民工就可以少量的甚至大部分不需要回家,加班加點生產,從而解決我們老百姓的消費問題,解決我們工廠的這種生產能力富余問題,平穩的對接,也減少了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的沖擊。
因為這種沖擊一旦形成,無論是心理上,還是傳導上面,事實上它是一個相互的負接力,相互的這種負面影響,最終會導致購買的人不愿意付錢買東西,生產的人生產能力不足,導致一大部分人下崗,下崗的這部分工資、薪酬又發少了,所以又導致進一步的購買能力不足,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急的事情,能夠盡快把這兩種需求對接起來,可以緩解金融危機對我們國家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