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遼寧沈陽沈北新區成立于2006年10月,是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后,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又一行政新區,其現狀和未來的發展備受各界矚目。沈北新區區委書記蹇彪親身經歷了該開發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近日,中國日報記者吳勇、劉策邀請到蹇書記,就新區的變化和金融危機下的發展等問題進行了專訪,訪談實錄如下:
【中國日報記者】:從以前的輝山農業高新區到現在的沈北新區,您覺得這里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蹇彪】:沈北新區從06年10月正式掛牌到現在已經有兩年多了。廠房林立、道路變寬、環境變美只是表面的變化,更深層次的變化,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思想觀念的變化。我們借鑒國內外做得好的開發區的觀念和理念,用開放的思維、開放的舉措,研究和推進開發區建設,充分和國際接軌。
第二是體制和機制的變化。沈北是遼寧省唯一的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我們的改革主要是圍繞著政府的改革,即怎樣讓政府的體制更透明,更高效,更有責任感,怎樣使我們的發展速度更加快。
第三是超前打造一流的環境。在企業來開發區之前,先把環境做出來,達到七通一平。其中第一是“大交通”戰略。讓沈北新區和沈陽周邊的城市連接起來,和北京聯系起來,和東三省聯系起來。第二要沈北新區美起來,綠起來,建設綠色沈北,生態沈北。第三要建設為企業服務的基礎設施。
最后是各項經濟指標的變化。大項目紛紛進入沈北新區。第一是我們是中國最大的食品深加工基地。第二是我們也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光電信息產業園區。第三,在城市建設方面,國內外的地產公司紛紛進入沈北新區。我們的經濟指標成倍增長,去年我們完成6億美金,今年目標是6.5億美金。今年一般預算財政收入14個億,沈北剛成立時才2億多。百姓的收入也有大幅度的增長。
【中國日報記者】:我們在介紹沈北時,怎樣概括最合適?沈北新區與全國成百上千個開發區相比,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蹇彪】:首先,最大的區別是我們的體制機制非常新。另外,我們政府的效率非常高。同時我們的服務非常好。其次,我們是東北地區,生態環境最好的開發區。也是我們東北地區,企業家投資的洼地。
【中國日報記者】:作為始終堅守、奮斗在這片熱土的領導,您的信心來自哪里?目前,國際經濟形勢風云變化,新區是否也受到一些影響?如何應對?
【蹇彪】:我自己就是出生在沈北新區,這里原來是非常落后的。因此,從骨子里,我就想把這里建好。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對沈北新區一直以來的支持。同時沈北新區是沈陽市四大空間之一,如此重要,當然要做好。
經濟危機對沈北新區來講,我們認為機遇來了。第一,省市政府在沈北新區投資超過一百億建設三橋一路、地鐵、輕軌、還有未來的沈陽“新北站”。第二,不是所有企業都受到影響。沈北新區就把目標指向沒受影響的企業。事在人為,不能人云亦云,要走沈北新區自己的路。今年我們制定的各項經濟指標都是增長態勢的,至少我們在心態上不受影響。
【中國日報記者】:發展沈陽經濟區對沈北有什么影響?沈北在沈陽經濟區中的扮演怎樣的角色?
【蹇彪】:沈陽經濟區的發展使沈陽周邊的城市實現了優勢互補、市場和資源的共享。沈北新區的規劃就是依靠沈陽市,面對東北,面對東北亞。這與沈陽經濟區的發展是相對應的。沈陽經濟區越發展,對沈北新區的發展也越有利。這樣一來,不僅僅沈陽市是我們的資源,整個沈陽經濟區都成為我們的資源了。
沈陽經濟區同城化以后,我們將吸引來自沈陽、鐵嶺、本溪等市的人口,未來目標要達到100萬。另外,沈北將建大型購物廣場、華強公園等項目,建成以后,未來的消費群體將是來自沈陽經濟區,乃至東北三省的。
【中國日報記者】:沈北新區即將迎來3周歲生日,那么3歲的沈北對過去如何總結?對未來發展有何設想?
【蹇彪】:城市建設翻天覆地,大項目紛紛落地沈北。人們的觀念和思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沈北新區充滿希望。這是我對沈北的總結。但是,想要沈北的未來更美好,這還需要大家繼續地努力,扎扎實實的做工作。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時間去發展。3年只是剛剛邁出一步,這是堅實的一步,但是還需要繼續大步向前邁。現在說成功為時尚早,還是要踏踏實實把事做好。
未來沈北新區的戰略目標,就是建設東北第一生態新城。經過10到20年的努力,在沈陽的北部建造一個生態新城市,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現代化、百姓富裕的城市,一是個開放的、體制機制創新的城市。未來沈北新區的人口將超過100萬。
編輯:鄧京荊 來源: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 (記者 吳勇、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