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中國在線消息:雖然金融危機的影響,天津仍然成為吸引諸多外商投資的熱土。據悉,今年1-3月,濱海新區第一季度吸引投資實現高起步,實際利用外資12.79億美元,同比增長23.9% ,占整個天津市實際利用外資額度的61.5%,天津濱海新區聯合投資服務中心主任徐大彤介紹說。
“從目前公布的數據來看,外商在天津的投資勢頭還是很強勁的。目前還沒有聽說有投資企業撤資的現象,而且一些大項目好項目還在不斷的落戶濱海。至于未來經濟危機對外商在津投資增量是否有影響現在還沒有數據證明。”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南開濱海開發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秦海英接受采訪時向記者介紹。
據悉,外資企業在濱海新區增資勢頭強勁,像諾和諾德、加拿大鋁業、美卓礦機、諾維信、京瓷太陽能、波音復合材料等外資企業紛紛增資擴產。秦教授表示,濱海新區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先行先試等政策優勢和良好的投資環境。與上海浦東主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第三產業、金融業不同,濱海新區還是側重于研發轉換方面的產業發展,重工業投資較多,如機械設備、機械制造業、化工等。
外商投資的確也正不斷地在向支柱產業延伸。今年1-3月份,天津市制造業實際直接利用外資額11億美元,制造業利用外資向向化工、機械、汽車配套、電子電器支柱行業積聚,這些領域占制造業實際直接利用外資額的68%。
“雖然濱海新區也在加快發展服務業,但目前仍然以第二產業為主,這主要源于天津本身就是工業發達的老工業城市,在技術資源、勞動力素質和成本方面都有利于工業的發展,成為外商在津投資首先會考慮的因素。”秦教授介紹。 據了解,外商在津投資領域中服務業也成為天津市包括工業在內的所有行業中合同外資額所占份額最大的產業,成天津市吸引外商投資的重要領地。今年首季服務業實際直接利用外資額12.9億美元,占據了天津市實際直接利用外資額的半壁江山。
服務業中的批發零售及餐飲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等同比成倍增長。從服務業吸引外商投資的領域看,絕大部分項目集中在投資和管理咨詢、中介物流、港口城市基礎建設工程、房地產開發、軟件開發和企業研發機構等領域。
秦教授解釋說,服務業成為吸引外商投資的重要領地主要因為在經濟危機背景下,企業會考慮到風險控制問題。在工業方面,固定資本投入資金巨大,回收周期長,尤其是在經濟背景下,更增加了投資風險。而服務業則不同,回收期短,收益高,重要的是可以大大降低投資風險。
另外外企增資為外資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首季,共有102家外商投資企業增資,增資額為15.5億美元,同比增長近50%。僅3月份,就有維斯塔斯風力技術(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天獅生命科學有限公司、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豐田一汽(天津)模具有限公司等企業大幅增加對天津市的投資。外商投資企業通過增加投入、利潤再投資、整合外地投資項目等方式擴大對天津的投資,為今后實際直接利用外資額的增長提供了有利保證。
秦教授表示,經濟危機----危中有機,目前天津市場景氣,政策穩定有利于外商投資的信心保護。而且擁有勞動力、人力資源、政策等優勢,為企業投資帶來低風險高收益。尤其目前濱海新區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三極,更是成為外商投資熱點中的熱點。
編輯:關曉萌 來源: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 (記者:李享 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