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吉林
![]() |
抓機遇 保增長 吉林通化實現經濟發展高位運行 2009-05-14 16:54
通化圍鋼企業快速發展(丁陸陽 攝) 三、突出抓好宜居城市建設,加快實現人居生態化 宜居城市是現代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新的城市理念。通化群山環繞,渾江穿城而過,生態環境良好,曾獲中國人居環境獎(水環境治理優秀范例城市),是中國旅游競爭力百強城市、中國百佳投資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具有建設宜居城市的比較優勢。在城市未來發展中,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堅持以人為本,既注重加快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又注重提升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實現人居生態化。 抓機遇保增長 通化市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重沖擊,把保增長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全力以赴促發展,整個經濟運行開始出現回暖跡象。 在今年一季度,通化經濟正在趨好,主要表現在四大方面。一是固定資產投資增勢迅猛。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7億元,增長137.3%。二是招商引資大幅增長。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63.2億元,增長46.3%;實際利用外資2391萬美元,增長173.3%;引進千萬元以上項目304項,其中億元以上項目66項;三是醫藥產業保持強勁發展勢頭。醫藥產業產值、增加值和利潤分別增長39%、33.3%、20%,產值和增加值增速分別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47.7和31.7個百分點,是近年同期最好的一年,有29戶醫藥企業的增速超過30%;四是一些大項目陸續投產。20萬噸啤酒、10萬噸鍍鋅鐵線、20萬噸彩涂板等一些億元以上的重點項目將在近期竣工投產。一些數字表明,一季度通化市經濟開始回暖。從去年四季度開始,金融危機對通化的影響不斷加深,通化市冶金產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部分經濟指標增速大幅回落,加上去年一季度的高位增長,導致今年一月份經濟運行增速放緩,部分指標出現負增長。但從今年前3個月的走勢來分析,主要指標環比增速逐月提升,經濟的下滑態勢得到有效控制。 為確保二季度的經濟增長全面超過一季度,通化市實施了九項措施 ——狠抓項目開工。全面迅速組織好各領域項目的開工建設,大干二季度,奮戰100天,爭取全年項目的開工率上半年達到80%,固定資產投資全年必保完成605億元。列入今年開工計劃的億元以上項目,6月底以前全部開工。 ——狠抓工業運行。一是加大對現有企業的扶持力度。落實領導包保和部門幫扶責任制,選派機關干部包聯企業,幫助企業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二是抓緊抓好工業項目的投產達效。三是加強產需銜接。特別是突出抓好以通鋼產品為重點的產需對接。四是要搞好煤電油運等生產要素的協調供應。 ——狠抓招商引資。集中力量抓合同和簽約項目的跟蹤落實,抓項目的履約、落地和開工,同時要狠抓資金到位; ——狠抓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加快以“六路一場一港一江”為主的9項基礎設施工程。同時,加強對污水處理、濱江東路改造、供水供熱供氣設施改造、江南新區開發等10項城建重點工程的組織調度、開工建設。 ——狠抓春耕生產和產業化經營。高標準抓好春耕生產,強化科技服務和工作服務,及時開犁、搶種搶播,保證糧食產量穩定增長。圍繞特產、食品、牧業和林業四個產業,啟動實施國家級農副產品加工示范基地等155個農業項目,促進一批產業化項目達產達效。 ——狠抓第三產業發展。一是在全市商業領域組織開展扶助地產品銷售活動,在域外開展推介和銷售品牌產品活動,在節慶旺季組織各種形式的促銷活動;二是快速推進服務業重點項目,北京恒坤家居博覽購物中心力爭6月底前投入運營,義烏國際商貿城、龍灣會館、新天地購物中心等重點項目都要加快節奏;三是加快發展旅游業,組織實施好旅游設施和景區改造重點工程,快速提高旅游業的吸納力和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 ——狠抓財稅收入。進一步組織好財稅工作,開源節流并重。 ——狠抓銀政銀企對接。盡快落實市政府與各家省級金融機構簽署的720億元合作協議,切實用好用足貸款額度。繼續加強融資平臺建設,發揮各類融資平臺功能,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 ——狠抓資金爭取。進一步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把握信息、謀劃項目不間斷地爭取國家和省里的資金支持。 今年,在國際金融危機還在持續蔓延,經濟形勢處于“逆境”時,通化市又謀劃出2009年至“十二五”期間的一批重點項目,項目總數620項,總投資2728.8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38項,項目總投資1315.6億元。今年,通化市計劃實施項目1465項,項目總投資1459.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06.4億元。億元以上項目165項,項目總投資680.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14.9億元;10億元以上項目19項,項目總投資347.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5.9億元。1-3月份,市縣兩級主要領導帶隊走出去招商35次,到沿海發達地區的50多個城市開展項目推介、洽談對接。先后引進了吉林亞泰、廣東康美等知名企業,吉林省東南部水泥生產基地、東北最大的人參產業基地、中藥材集散中心和長白山藥材基地等建設項目相繼落地。赴港澳經貿活動收效明顯,共簽約項目19個,總金額336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