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天津
![]() |
桑國衛:我國藥品銷售需求每年30%的增速推動醫藥產業創新 2009-06-26 17:09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到2020年,中國的藥品市場需求可能接近美國,達到國際第一或者第二。而今年我國的醫藥工業總產值有可能達到一萬億元,對于中國醫藥產業的創新能力將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桑國衛院士6月26日在天津濱海新區隆重開幕的“2009國際生物經濟大會暨第44全國新特藥品交易會”上表示。 “由于我們基層的醫療機構發展,新農合的建設以及醫改的深入進行,目前我們國家藥品市場的年均銷售藥品規模達到3000億元左右,我們的銷售需求大概每年以30%的速度在發展。估計到2020年,我們國家的藥品市場需求可能接近美國,達到國際第一或者第二。估計我國今年的醫藥工業總產值有可能達到一萬億元,增長20%。這些對于我們國家醫藥產業的創新能力都將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桑國衛指出。 對于我國藥品市場面臨的大好機遇,桑國衛給出了他自己的解釋:產銷繼續較快的增長,新農合、醫保、醫藥市場的繼續擴容,促進了需求增長,使得效益水平保持了20%左右的發展。 當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化學原料藥出口壓力進一步加大。針對企業、研究單位他提出的建議是:要擴大內需,開拓新興市場,加強研發外包的服務,創建品牌,反周期的操作來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同時加快引進人才。面對我國快速增長的藥品需求市場和金融危機的挑戰,桑院士尤其指出,要特別加強創新能力建設,推動各種平臺來建設關鍵技術,同時向與會嘉賓介紹了我們國家創新藥物重大專項實施和進展情況。 據悉,創新藥物重大專項是國務院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中與生物技術有關的三個重大專項之一,另外兩個是重大傳染病的防治還有基因工程。創新藥物重大專項是按照國家中長期的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提出的,有三個目標:第一是研究新藥,安全有效價格便宜;第二個是區域醫藥經濟的建設,主要在長三角、珠三角、渤海灣等區域;第三是開發新藥的新模式和新機制,定位在傳承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加速中醫藥的現代化過程,使其能夠盡量接近市場水平。 桑院士還介紹了創新藥物重大專項的三個階段:到明年年底是創新轉型階段,基本形成國家藥物創新體系。到2015年快速增長,與發達國家的研發能力、生產水平差距明顯縮小;到2020年能夠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在今明兩年的第一階段當中主要是三個簡單的目標:一個是自主研發的真正的創新藥物,能夠進入國際主流藥物市場;第二是能夠使技術平臺,特別是單元技術平臺跟發達國家縮小差距;第三是跟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互認,形成國家整體布局的藥物創新體系。 據了解,創新藥物重大專項主要目的是有效防治重大疾病和帶動我們國家醫藥產業的發展,桑院士表示,目前他們已經調查了12種一類新藥的產品,大概研發時間是10年,費用是4700萬人民幣。 編輯:鄧京荊 來源: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 (記者 王鈺 李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