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天津
![]() |
專訪諾維信:兩三年后第二代生物乙醇將獲得爆炸性增長 2009-07-21 09:23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諾維信公司在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表示,對于第二代生物乙醇所需要的酶制劑,將在2010年上半年向市場批量提供以用于大規模工業生產,但預計明年這個市場主要由示范廠供應。在生產實施完備后,到2011和2012年,第二代生物乙醇將獲得爆炸性的增長。 “經過近10年的研發,諾維信已經解決了第二代生物乙醇生產過程中的主要技術障礙,預計到2010年可以批量提供用于大規模工業生產的生物乙醇酶制劑。”諾維信(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亞洲生物能源部高級部門經理任海彧向中國日報記者透露。 她指出,在第二代生物乙醇的生產中,酶制劑的成本是重要的一部分,但遠不到80%。目前來看,酶制劑成本占第二代生物乙醇生產成本的35%左右,諾維信預計到大規模工業生產后這個數字會降低到20-25%。 談及諾維信首席執行官Steen Riisgaard曾指出的“我們距離利用農作物廢料大規模生產燃料乙醇只有一步之遙”,任海彧解釋說,這一步之遙指的就是第二代生物乙醇的成本下降和經濟化生產“只有一步之遙”。 “根據諾維信的計算,到2010年第二代纖維素乙醇在中國的生產成本會是2.59美元每加侖,而到2015年可降低到1.5美元,與2美元/加侖的汽油價格相比(按70美元/桶的原油新加坡離岸價折算),這個價格會是非常有競爭力的。”任海彧介紹。 據悉,本地生產、本地供應是諾維信在全球生產布局的一個重要原則,這樣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供應的及時性。在過去的兩年中諾維信通過幾次擴產擴大了在天津和蘇州的生產能力,預計可以滿足到2011年的市場需求。 中國是農業大國,有豐富的農林業廢棄物供應,同時又是人口大國,對能源供應和能源安全高度重視。任經理強調,由于看好第二代生物乙醇在中國廣闊的發展前景,諾維信會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隨時評估,時機合適時繼續在天津擴大生產能力。 第二代生物乙醇是一個很長的產業鏈,包括原料搜集、運輸與儲存、纖維素乙醇加工生產、乙醇汽油生產與運輸,一直到終端銷售。纖維素酶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這個價值鏈上,只有所有合作伙伴的協作行動才能實現產業鏈的成熟和生物燃料的普及消費。 諾維信及合作伙伴中糧集團(COFCO)日前與中國主要的石油能源企業中國石化集團達成一項新的合作協議,共同致力于利用農作物廢料來開發燃料乙醇。此三方合作將包括了整個燃料乙醇的生產和銷售的的產業鏈。 “在與中糧和中石化的合作中,我們共同申請工藝方面的全球專利。今年7月份將公開的專利是針對發酵中酵母抑制效果的消除。該工藝的使用對于高干物濃度下解決酵母抑制物有很大的工業應用價值。目前三方按照合作協議中的計劃,進行工藝的進一步優化以降低生產成本。當前三方工作的重點在于碳5糖的合理利用,原料的收集,以及下游污水處理的工藝確定?!比魏虮緢笥浾咄嘎?。 據了解,諾維信、中石油、中糧三方合作旨在開發利用農作物廢料玉米秸稈生產第二代燃料乙醇的規模化商業生產流程。三方合作將覆蓋整個燃料乙醇生產的產業鏈。作為酶制劑行業的領導者,諾維信已開發出將農作物廢料轉化為第二代燃料乙醇所需的轉化工藝和最先進的酶制劑。中糧集團是中國領先的農產品加工品生產商及供應商。中糧集團與諾維信在兩年前已建立合作關系,作為合作的一部分,中糧集團的一個小規模試驗廠已經運作了兩年。中國石化集團是全球第三大煉油公司,擁有近3萬座加油站,對中國國內成品油市場的供應率超過60%。中國石化在煉油和油品銷售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有利于促進三方在燃料乙醇應用方面的合作。 編輯:鄧京荊 董淼 來源: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記者 李享 王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