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媒體聚焦
![]() |
比潛規則可怕的是大家都習慣潛規則了 2009-08-20 08:55
近日有媒體報道,中央音樂學院發生一起70多歲博士生導師與學生發生肉體關系并收受賄賂的丑聞。據稱,該教授曾承諾利用關系,幫助該女生考上博士卻沒能成功,由于擔心女生將此事曝光,遂主動向學校坦白,并退回了贓款。 盡管前幾年就有憤激的網絡輿論戲稱個別教授是“叫獸”,但七旬教授陷入財色丑聞的轟動性仍非尋常可比。在該新聞的跟帖中,是網友一連串的譴責甚至痛罵。 一名網友說:“那些學生也許根本想不到,自己尊敬的老師竟然如此。可悲他一生清譽毀于一旦,失守作為人師的道德底線,甚至觸犯了法律,想必伴隨他余生的,只有恥辱和悔恨。” 而女學生為了一頂博士帽,敢用金錢、身體與老教授做交易,更讓人感慨潛規則真是無孔不入。有人還指出,“比潛規則更可怕的是適應潛規則”。有人發問:“假如這名考博女生怕丟人不去‘鬧’,知名老教授會主動向校方紀檢部門‘坦白’嗎?假如這名女學生如愿考上博士,丑聞還會曝光嗎?” 一名鳳凰網網友留言說:“不‘主動送上門’就辦不成事兒,不跟著‘潛’,就得不到想要的。當潛規則成了不公開的秘密,類似的丑聞也就免不了前赴后繼。” 近年來,高校招生丑聞不斷。考生不是努力準備專業,而是費盡心機盤算如何抄小路,哪怕冒險從懸崖邊爬過也在所不惜。可是當高等學府這池碧水被擾成黑泥潭,就不僅僅是一名教授、一所學校的悲哀了。要知道,一個健康的社會,良好的公民,都是要從學校這源源活水中生長出來的。 從這點上講,網友們呼吁“莫讓骯臟潛規則砸了高校牌坊”,不僅不是話說重了,反倒是說輕了。 一名人民網網友的留言值得人們深思。他說:“我感到憂心的是,七旬老者、學富五車的教授,在收受金錢、接受性賄賂上的不畏懼。他許以諾言,認為自己可以左右一個女生能不能上博士,無論是道德還是法律,在這樣一個高級知識分子面前,都顯得如此沒有震懾力了。” 是的,受賄的教授、貪官、醫生……他們收受賄賂時為何可以毫無畏懼?只因面前的誘惑太大嗎?筆者以為,恐怕還是因為我們的制度留給他們太多可鉆的空子,是因為他們的人生經歷,他們看到的或者聽到的,給了他們太多的消極暗示:“現在做這交易的人多了,我享受一下權力帶來的快感未嘗不可。” 如果是這樣,他們就是沒有深思:正確的路,會因為走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成了路。而錯誤的路,不會因為有人一而再地鋌而走險,再而三地僥幸漁利,就能被一個正常的社會欣然接受!要是那樣麻木,我們的社會就良知無存不可救藥了。 怎么辦?一名網友建議:要根除這種濫用職權的不良風氣,就要讓每一項權力置于公眾的注視之下,放在制度的監督與制約之中。只有如此,它才會乖乖的,才會不隨便徇私尋租,才會給社會帶來益處。 編輯:寧波 來源:中國青年報(點評人 江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