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湖南
![]() |
世界級景區張家界走上“快車道” 2009-08-20 10:25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20年前,張家界(原大庸市)沒有一條二級公路,游客從城區到景區,進得去,出不來,上得去,下不來。 當年的大庸,屬老少邊窮地區。雖境內轄有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但大自然的饋贈并沒能改變當地的現狀。探其原因,可以歸結為發展旅游產業的理念不夠深入,也可以歸結為基礎設施落后。 90年代初,游客從大庸城區到張家界景區,要走3個多小時,從景區山底到山上,要走4個多小時,1997年,總投資8000萬元的天子山客運索道開始營運。 2003年,百龍觀光電梯建成,擁有“世界最高的戶外電梯、世界最高的雙層觀光電梯、世界載重量最大速度最快的客運電梯”三項世界紀錄。 2005年,世界最長的高山客運索道建成。天門山索道全長7455米,連通城區與天門山,從現代城市到原始次生林只需要半個小時。 張家界市旅游局介紹,圍繞游客的出行,張家界在鐵路、公路、機場方面加大了投入。 鐵路方面,以前只有焦柳鐵路經過張家界,后來,石長鐵路建成,明年,重慶黔江經張家界至常德的鐵路將開工建設。 公路方面,十多年前,張家界駕車到長沙要七八個小時。2005年底,張家界至常德的高速公路建成,張家界到長沙的“時間距離”大大縮短;今年,張家界已開建連通西部至花垣通重慶的高速公路,建成后,張家界到重慶只要5小時。 航空方面,張家界已開通到北京、上海、香港等20多個大中城市的航線,開通了到日本名古屋,韓國首爾、釜山等國外城市的旅游包機。 90年代中期,張家界景區逐漸發展起來后,游客越來越多。在當年的粗放型發展模式中,景區出現了招待所,農民也搞起了個人旅館。一時間,天子山、袁家界等地,賓館、飯店和大小不一的棚點出現在綠水青山間。有人比喻,這是“人造的天上街市”。 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張家界景區進行監測時,就“人造的天上街市”提出了尖銳批評。 90年代末,隨著城區到景區交通設施的改善,那些曾在旅游接待上發揮過作用的接待設施,已成為張家界發展的障礙,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的矛盾凸現。 在這種情況下,張家界提出了“保護第一、開發第二、科學規劃、永續利用”的方針,下大力氣實施“世紀大拆遷”。 張家界市政府介紹,2001年開始,張家界開展了核心景區旅游接待設施和常住居民的“世紀大拆遷”,總投資2億多元,搬遷常住居民1791人,拆遷景區建筑20萬平方米。 經過近十年整治,張家界現已實現“山上游,山下住”,景區再現無污染的原始風貌。 張家界市委書記胡伯俊告訴記者,近三年來,張家界投資10多億元,開展“藍天、碧水、寧靜”工程建設,實施廢水、廢氣的達標排放和固體廢棄物集中處理。同時,張家界還否決了對環境有較大破壞或污染的投資建設項目10多個。他強調,任何有污染源的企業都不可能在張家界落戶。 編輯:馬原 肖冠男 來源: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記者 馮志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