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在線2008
![]() |
山西成為上半年全國唯一GDP下降的省份 2009-08-21 07:11
追求GDP:是“綠”還是“黑”? 謝海曾是山西省煤運總公司的董事長,后來擔任過陽泉市的市長和書記,現在是臨汾市的市委書記。 臨汾曾以“花果城”而聞名,后又因在全國污染檢測中“名列前茅”而出名,又因洪洞礦難、襄汾的潰壩等事故成為輿論和媒體的“熱點”。 謝海在臨汾下鄉很“詭秘”,手里拿著在“關、停”之列的煤礦分布圖四處“偷查”,看坑口封了沒有,看電斷了沒有,看是真關,還是假關?一旦發現問題,就會通知縣、鄉干部到場,讓那些工作不實的干部無言以對。他隨時會讓司機停車,一米八五的個頭,舉著個高倍望遠鏡,看哪家企業的煙囪在非正常排放,以此判斷排污裝置是否啟動。 “沒有辦法,這是形勢所逼。臨汾必須走綠色發展之路,該犧牲的必須犧牲掉!” 日前公布的數據表明:汾河水庫水質,達到了二類水質標準,這是山西20年來的第一次。山西是能源大省,也是能耗大省,2004年、2005年,連續兩年“奪得”全國單位GDP能耗最多的“桂冠”。山西節能減排面臨的壓力不言而喻。 2003年,山西煙塵粉塵排放量全國第一,固體廢棄物排放量全國第一,危險廢物排放量也是全國第一,所有城市的空氣沒有一個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從2003年到2005年,在全國113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考核中,山西省的臨汾、陽泉、大同被列為全國污染最嚴重的三市。 山西必須舉全省之力為GDP變“色”。山西先后發布《關于領導干部環境保護工作實績考核暫行辦法的通知》、《關于做好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排考核工作的通知》,把減排情況作為環保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嚴格的環境保護問責制、獎懲制和一票否決制。2008年,將環境保護和污染減排列入科學發展考評體系。同時,山西還建立了環保“部門聯動”機制,切斷污染企業的“生命線”。 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并沒有讓山西放緩環保的步伐,反而提高了產業門檻。截至今年6月底,山西已淘汰落后鋼鐵產能231萬噸,水泥產能183萬噸,電石產能13.24萬噸,鐵合金產能4.4萬噸,小火電71.21萬千瓦,造紙產能4萬噸。 去年,山西GDP單位能耗下降7.39%,降幅位居全國第一。今年上半年,山西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92%,萬元GDP電耗下降8.54%。繼今年一季度在全國率先實現二氧化硫“十一五”減排目標后,山西上半年二氧化硫減排量達到3.9萬噸,完成全年任務的8.9倍;化學需氧量減排量約1萬噸,完成全年任務的78%;大氣綜合污染平均指數同比下降近24%;11個省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平均達到了172天,環境空氣質量達國家二級標準的城市也由去年的1個增加至10個,達國家二級標準的縣(市、區)由去年的13個增加到62個。 今年,山西開展為期一年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安全形勢明顯好轉。1至6月,全省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同比減少356人,下降21.69%;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起數同比下降13.04%,死亡人數同比下降14.93%;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起數同比下降40%,死亡人數同比下降2%。 危機中毅然轉型,轉型中“綠色”當先,發展中民生第一。盡管轉型之路注定不會輕松,卻是必由之路。力圖擯棄老路的山西,正努力在一條“陽關道”上實現轉身。 編輯:段若蘭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安 洋 劉鑫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