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故事
![]() |
中石化"哭窮"暖場上漲 油價上調已"箭在弦上" 2009-08-25 10:10
中石化“哭窮”暖場油價上漲 以國際油價為基礎的成品油價改革,最大的受益者非“石化雙雄”莫屬。中石化332億元的驕人業(yè)績從事實上再一次證明了這一點。在漲價已至眉前之際,中石化再度“哭窮”,很顯然就是為了爭取調價取得最好的成果或戰(zhàn)績。其次,漲前再“哭窮”是試圖給國人和價格調控機構造成煉油板塊又要虧了的假象。讓人們感到油價不上調實在不行了。最后,漲前“哭窮”是希望造成調價的緊迫性。煉油板塊虧損,我們?yōu)榱松鐣鎴猿稚a,不盡快調價或許就會影響煉油正常生產經營,即使再次出現“油荒”也難以預料。 “受益于油價改革”與漲前“哭窮”是辯證統(tǒng)一的,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確保壟斷利益不降低乃至不斷提升。前者是通過各種辦法已經取得的成果,當然要繼續(xù)保持不能減少。后者是保護勝利果實的手段,當然要常常出手。目前的成品油價格機制已經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油企利益,但還不夠,還要更上一層樓。漲前“哭窮”就是為了更好地“受益于油價改革”。這是壟斷企業(yè)的“正常”表現,大家不必好奇,也不必想不通。在我國只不過是增加了一個代表全民的政府機構和壟斷企業(yè)的博弈過程,在其他多數國家則是運用反壟斷法進行規(guī)制的。 其實,經濟學的常識告訴我們,經營者與消費者的競爭、政府機構的博弈,會有很多高超的技巧。這個技巧在壟斷油企手中被運用得揮灑自如。君不見為何中石化既取得驕人業(yè)績而煉油板塊還總是虧損?原因何在?這是集團內部固有定價機制使然。成品油價格是采、儲、煉、運、批、零各環(huán)節(jié)價格的最終反映。在各環(huán)節(jié)中將煉油板塊的內部價格始終定在盈虧平衡點上或讓其在各環(huán)節(jié)中利潤率最低或盡可能低,其盈虧狀況就會對國內外原油價格極度靈敏,原油價格稍漲,就會虧損,甚至巨虧。這是經營技巧或內部定價技巧。對壟斷油企來講,這是在目前定價機制下要價的手段。這就是巨額壟斷利潤下出現虧損的玄機所在。(國際金融報 詹啟智 作者系河南財經學院副教授) >>國際市場 油價創(chuàng)下年內新高 昨天,國際油價標桿——紐約商品交易所10月交貨的原油期貨合約在亞洲電子盤交易時段一度報價74.41美元/桶,創(chuàng)下了今年以來的新高,在整日的交易中也始終在74美元/桶左右徘徊。 事實上,就在上周五,受美國政府高層對經濟前景樂觀表態(tài)、美元對歐元匯率走軟等綜合因素的影響,紐約商品交易所10月份交貨的原油期貨合約報價每桶上漲98美分,收于73.89美元/桶。 國家發(fā)改委最近一次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是在7月29日,當時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交貨的原油期貨合約報價約67美元/桶。迄今,這一價格已上漲逾7美元/桶,幅度超過10%。若以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移動22個工作日加權均價變化率來看,變動幅度已達10.18%。而根據我國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xù)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便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以7月29日為上一個時間點,8月26日正是22個工作日后的又一個調價窗口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