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福建
![]() |
漢風,為傳統制造業打開新空間 2009-09-14 11:45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2009中國國際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論壇” 云集了中國創意界的影響人物,包括被業界譽為“中國創意產業之父”的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臺灣法蘭瓷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立恒、尚德太陽能集團總裁特別顧問徐源等。 論壇以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營銷模式創新與產業和諧發展為主題,通過創造互動式開放性的交流平臺,結合全球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趨勢,借鑒我國首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區的成功運作模式,探討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營銷模式創新與產業和諧發展”、“政府定位與創意產業發展”、“中國的新文化和新藝術的未來模式”和“文化產業投資新趨勢、新理念”等話題。讓與會者了解國內外文化創意產業營銷管理的最新理念、最新方法及發展趨勢,并與專家之間進行思想碰撞和面對面交流。 厲無畏表示,創意產業的發展能夠提升國家軟實力,并在全球市場掀起“漢風”熱潮。而刮起的漢風,可以為傳統制造業打開新空間。同時,可以加快我國新媒體、動漫、網游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輸出中國價值觀。 創意觀點精彩交鋒 厲無畏: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會長等。 原聲:傳統產業通過創意的融入,增加文化內涵,同樣可以提升價值。 當神彩奕奕、身姿挺拔的厲無畏出現在投洽會上的時候,圈里人一眼就“揪”出了他。 這位被業內稱為“創意產業之父”的學者與智者,如今已經算得上是廈門的“老朋友”了。搜索近兩年來,在廈門舉行的重大活動中,經常能看到厲無畏的身影,聽到他豐富的經驗介紹以及獨到的觀點。 每每,吸引厲老不遠千里而來的,主題總與“創意”有關。而此次第十三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所舉辦的中國國際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論壇及系列活動,無疑是厲無畏最最關注的主題之一。在厲無畏看來,創意產業是智能化、知識化的高附加產業,它能以幾十倍、幾百倍的增幅升值其產品價值。 一場金融危機的到來也論證了厲無畏對創意產業認識的前瞻性。 “去年中國網游的增長超過70%,出口增長超過20%,動漫產業增長超過46%,電影市場增長了30%,在這個經濟寒冬中,創意產業的增長一枝獨秀。”在厲無畏看來,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傳統產業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而“創意”將是傳統產業的“新動力”,傳統產業通過創意高的融入,可以實現傳統產業的價值創新和產業創新,從而促進整個經濟結構的優化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如創意旅游、創意農業等,都是用創意產業的思維方式和發展模式,實現了傳統產業的創新。 提起創意旅游,不得不提到廈門。作為國際知名的旅游城市,厲無畏對“鼓浪嶼”這座美麗的小島充滿了憧憬和喜愛之情。不只一次,厲無畏總會提起鼓浪嶼這一“寶貴的資源”,這里的海洋文化、獨特的閩南文化、以及對臺的特殊優勢,在厲老看來,都是“大有文章可作”的,特別是廈門的文博會,完全可以作兩岸的文章。 在投洽會上,厲無畏提起了鼓浪嶼的“鋼琴”。一向以“鋼琴博物館”而知名的“琴島”,厲無畏覺得還有很大的市場可以挖掘:“我們不僅要有博物館,還可以有鋼琴模型等衍生品。”不僅如此,他還提出,可以把島上音樂家們的音樂作品收集起來,制成芯片,通過新的載體,就可以把文化賣得更遠。 不過,“創意產業”的前景縱然再好,也不是單靠專家和企業就可以推動的。厲無畏呼吁,這需要媒體的引導和政府的支持。他說,《哈利·波特》就在全世界進行了強有力的推廣,效果非常突出。而中國的“創意”也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此外,“知識產權”將在創意產業之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對于這類“智慧資產”,保護的意識一定要超前。 朱其:新生代代表性的獨立策展人、藝術批評家。 原聲:做藝術的人都有一個理想,中國經濟崛起后,要成為新的藝術和文化的中心。 朱其是極具“個性”的,他的“個性”早在策展和藝術批評專欄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沒有見到他本人時,讓人不禁猜測,這究竟是怎么樣的一位“鋒芒”人物。 與千篇一律、西裝革履的演講者不同,身著T恤的朱其走上演講臺時顯得更為隨性。這位代表新生代的業者,給人的感覺很年輕——不過,這似乎更符合眼下的“行情”——創意產業從業者年輕化。 一開口,朱其就不改其批評家的本色,直接奔向中國創意產業眼下存在的問題,他概括為:“一是有產業沒有創意;二是中央有好的文化政策理念,但實際操作存在的問題多。”朱其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在的創意,更多的是把老的文化用新的創意來包裝,把舊的傳統文化用新的運營模式來包裝,并沒有很多新鮮的元素,包括現在創意人的藝術語言,很多也都在模仿西方。同時,各省市都在高調倡導創意文化產業,政策的支持力度大,但很少見到能與好萊塢抗衡的動畫片。 “事實上,中國有最好的動漫元素、電腦設備和繪畫人才。有大量的市場投資群體,動漫愛好者,有很好的編劇,還有政府支持。但為什么沒有產生像‘功夫熊貓’的動畫片呢?缺的可能是把這些‘好的’串起來的一根線,沒有形成機制形成。”朱其分析道,這可能是產業問題。現在,中國關于文化產業概念比較模糊。 朱其說,中國更多的動漫優勢集中在行政資源之上,但并沒有形成核心的創意文化。其中,要考慮的是,這些好的政策和大量的行政資源,是否真正地落實到人才群體之中。 不僅如此,朱其認為,關于創意產業,中國要考慮的更多,其中,包括創意產業的基礎是什么?未來中國的新文化是什么?各種藝術怎么樣去反映樸質的價值觀。這構成了中國的新文化。 “做藝術的人都有一個理想,中國經濟崛起后,要成為新的藝術和文化的中心。”朱其本身修的是藝術,他為七九八策劃活動,也深入到中間去。他說,七九八藝術區作為畫廊區,正在與國際接軌,現在有一半是國際畫廊,來自英國、法國、意大利的畫廊開始入駐。 朱其認為,市場資本的力量是很重要的。比如美國取代巴黎成為藝術中心,很大的原因是它能為藝術來買單,購買全世界的藝術品。現在,在其它國家的眼中,中國與六七十年代的美國經濟很相像,有成為藝術中心的潛力。不過,現在中國的一些市場規范沒有形成,藝術資本沒有起到龍頭作用。 “不僅要以經濟吸引世界各地的藝術人,也可以以藝術平臺吸引世界各地藝術人群。”朱其說,搭建起平臺,首先能提供藝術空間和資金,就算學術和創意沒有達到世界高度,但有經濟基礎可以吸引大家。有了經濟吸引力后,人才薈萃,就會碰撞出新的思想和藝術。 ( 陳立恒:海暢集團(法藍瓷)總裁。 人物原聲:如果法藍瓷能夠像景德鎮的古董一樣,過上千百年大家都還搶著買, 那就是我們的成功。 陳立恒看上去很低調。包括前天,磐曦藝術節開幕式上,他站在一群領導們旁邊,個字略顯矮小,基本上一個位置沒有挪動過。輪到他發言,他也只是淡淡地說上幾句——要以固有文化為資本,為文化創意產業創造商業價值。甚至語氣也是 不快不慢的。 昨天,陳立恒的簡歷再次令在場的諸位記者感到驚訝:作為法藍瓷品牌的創始人 和總設計師,陳立恒其實并非學工藝美術或其他設計類的科班生。他畢業于臺灣輔仁大學德文系。 一口流利的德語對他今后的人生所產生的影響就是,他從德文了解了西歐,了解了世界,從此把眼際放得很高,眼光看得很遠——要做品牌,就做國際的。 當然,陳立恒做到了。從他一手創辦的享譽國際的法藍瓷,便可看出這一點。 昨天展出的多件作品,包括法藍瓷2009年新品釉下彩手繪花瓶系列、兩岸故宮授 權作品系列、聯合國手工藝大獎作品系列,以及融合中法文化藝術精髓的法藍瓷副品牌——jean boggio for franz等。 在場的人都被折服了。面對媒體瘋狂閃耀的相機,陳立恒顯得很鎮定。在他眼中,陶瓷是中國先人的偉大發明,而他,正在履行一個后輩的職責: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使瓷藝光輝重回中華,讓中華文化伴隨精美的瓷藝漂洋過海、開花結果。 “法藍瓷從誕生、尋根到走向全球,一直希望弘揚、再生中華瓷文化的輝煌,改變近百年來歐洲名窯獨領風騷的歷史。”陳立恒說。 早在20年前,陳立恒就先后在廈門和東莞開設了兩家陶瓷禮品廠;8年前,他創立了自主品牌法藍瓷;5年前,法藍瓷尋根回到景德鎮發展,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工藝品陶瓷生產基地。 陳立恒要光耀“國粹”的夢想還在繼續。與此同時,他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稍微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藝術眼界,早已深不可測。而事必躬親的他,對于法藍瓷每一件作品、每一個細節都有獨到見地,與設計團隊的感情也好得沒話說。 陳立恒說,文化的“根”是一種寶貴的資產。他一直鼓勵臺灣有志于文化產業的人應結合大陸的力量。“因為,只有到根來尋找,才能把創意發揮得淋漓盡致,才能創造出真正面向國際市場的產品。” 編輯:鄧京荊 來源: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記者 謝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