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在線2008
![]() |
十一運會即將開幕:全民節日 盛世中國 2009-10-16 07:37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每一張笑臉都在期待,每一雙眼睛都在注視——舉國矚目的全運盛會,16日將迎來大幕開啟的那一刻。 這是一屆意義不同尋常的全運會,既是向新中國60華誕的一份獻禮,也是全運會50周年的一次紀念。在即將綻放的全運舞臺上,中國體育事業將接受檢閱。 四年秣馬厲兵,金秋十月的齊魯大地處處涌動著收獲的喜悅。在過去4年時間里,山東省秉承“和諧中國,全民全運”的理念,舉省辦全運、創新辦全運、開放辦全運,傾力把十一運會打造成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的盛大節日。 有理由相信,在北京奧運會之后舉辦的這屆全運會,必將引領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齊頭并進,推動中國體育事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全力搭建十一運會的精彩舞臺 “好客山東歡迎您!”十一運會開幕前夕,十一運會組委會執行主任、山東省省長姜大明向全國各地的賓朋發出了熱情的邀請。姜大明表示,山東有信心、有能力,不辱使命,不負重托,舉辦一屆富有特色、平安祥和、人民滿意的全運盛會,向新中國60華誕獻禮。 東道主自信的背后,是周密的規劃和艱辛的付出。自2005年2月獲得十一運會承辦權以來,山東省走過了不平坦、不平凡的籌辦道路。特別是面對去年9月份以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山東全省上下打起一場迎難而上、創新求實的籌辦攻堅戰。 山東省副省長黃勝表示,面對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國內自然災害的影響,山東省堅持把籌辦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大力實施全運經濟帶動戰略,充分利用十一運會帶來的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加快服務業包括旅游、金融、商貿、通訊、文化和體育產業的發展。同時,創造性地開展市場開發工作,簽約資金、物資和服務額達6億元,從而確保了各項籌辦工作的順利進行。 山東省的籌辦工作形成了三大亮點,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一是創新辦全運。比如,在濟南設立了全運會歷史上第一座全運村,為廣大運動員、記者提供服務。二是全民辦全運。除了全省17個市均有比賽項目外,山東在籌辦過程中充分集聚廣大群眾的智慧,城市運行管理、場館建設改造、環境氛圍營造等方面都廣泛征求群眾意見。三是節儉辦全運。在129個競賽和訓練場館中,新建場館44個,改造場館達到了85個。 一流的場館設施,一流的競賽組織,一流的服務保障,這是山東省作出的鄭重承諾。目前,全運舞臺已經搭好,籌備工作已經就緒,在接下來的十幾天里,所有的精彩和懸念都將一步步揭開答案。 將全運盛會打造成人民的節日 80歲的郭玉倫是濟南市自行車協會騎游隊隊長,他不僅每天騎著自行車到處宣傳十一運會,還組織了100余名騎游隊成員一起申請報名當全運會志愿者。郭玉倫說:“全運會在山東舉辦,我太高興了。我雖然年紀大了,但精力充沛,就是想為全運會做點事情,讓全國各地的朋友看看我們的精神頭兒。” 李朝陽是濟南歷下區實驗小學5年級學生,也是十一運會開幕式文藝演出的一名群眾演員。5個多月的艱苦排練,沒有讓這個城市里長大的乖乖女退縮。在一次排練中退場時摔傷,她對媽媽說,要是耽誤了排練,就可能成為替補,那就不能參加演出了,最后她硬是帶傷堅持了下來。 “全運會是我們大家的節日,能成為全運會開幕式表演的一員,展現山東小朋友積極向上的風采,我很驕傲。”李朝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全民共筑全運的精彩,全民共享全運的快樂。正是許許多多普通人的全運故事,讓十一運會更加生動,更加完整。從山東的城市到鄉村,從志愿者到工作人員,從市民到大中小學生,他們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在關注全運會、參與全運會,積極投入體育鍛煉享受全運會。 大力推動全民健身是山東籌辦十一運會的重要內容,也是“全民全運”理念的最好體現。本著這一辦賽理念,山東在籌辦工作中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場館建設既滿足賽事需要,又能夠長期利用。各地市的場館在保證參賽觀賽的同時,強化了全民健身功能,以便于賽后開放利用,服務社會群眾。另外,全省4年來共投資近50億元建設城鄉全民健身工程,目前已有40%的行政村有了籃球場、乒乓球臺和健身路徑。 濟南市體育局副局長王爾偉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全運會在山東舉辦,不僅推進了全民健身的理念,更給老百姓留下了高規格的健身場所和實實在在的體育設施,群眾參加體育鍛煉更方便了。” 中國體育在科學發展之路上堅實邁進 恰逢新中國60華誕和全運會50周年,注定讓2009年的十一運會將以獨特的姿態被載入史冊。 國運興則體育強。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中國體育從一片凋敝成長為繁花似錦,從極度落后走向全面輝煌,并逐步成為國際體育舞臺上具有強大競爭力的重要力量。 數字的變化真實而驚人:目前,我國各類體育場館約85萬多個,是上世紀50年代初期的200倍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03平方米,是新中國建立初期的100倍以上。 但不容否認的是,在我國競技體育迅猛發展,不斷締造輝煌的同時,群眾體育仍是一塊短板,政府對全民健身設施投入不足,老百姓的健身意識、健身條件和健康狀況不容樂觀,青少年的身體素質近20年來持續下降。 可喜的是,北京奧運會之后,中國體育出現轉機,群眾健身熱情高漲,各級政府也更加重視全民健身活動。2009年1月7日,國務院決定每年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10月1日,國務院頒布的《全民健身條例》正式施行。以“全民全運”為理念的十一運會,無疑又是一個強有力推進器,將推動我國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齊頭并進、各項體育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2000年悉尼奧運會冠軍林偉寧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競技體育的發展會增強國家在世界體育舞臺上的信心,而大眾體育的發展意義更加深遠。”她認為,組織各種形式有益身心的健身活動,為群眾提供各種健身場所和設施,讓群眾都來享受運動的樂趣,這才是“體育”內涵的真正回歸。 十一運會的大幕即將開啟。讓我們一起期盼,中國體育事業從此站在新的起點上,朝著更加全面、協調、和諧的方向,朝著實現建設體育強國的宏偉目標,奮勇前行。 編輯:肖亭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