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文化旅游
![]() |
廣州新電視塔全球征名前十強出爐 2009-10-22 08:43
廣州新電視塔 廣州新電視塔身高610米,是當前世界上的第一高塔。記者黃澄峰攝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記者今天從主辦單位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獲悉,廣州新電視塔全球征名前10強“芳名”在廣州市公證處的嚴格監督下終于誕生,它們分別是:海心塔、碧海心沙、南天柱、百越云珠、廣州塔、嶺南摩星塔、南國旋塔、廣州明珠塔、暉粵塔、廣州海心塔(排名不分先后)。視頻:廣州新電視塔塔頂將建全球最高摩天輪來源:廣東電視臺《朝看新聞》 從今日開始,廣大讀者可以登錄大洋網www.dayoo.com/xdstzm參與投票,而廣東省的讀者也可通過手機為自己喜歡的名字投下神圣的一票(編輯“1+編號”到10621122909投票即可)。海心塔取從海中心冉冉升起之意,加之又于海心沙島隔江相望,互為輝映……海心塔三字既朗朗上口、清雅別致,又呼應了地理方位和神秘感覺,以海水之柔來糅合鐵塔之剛。 碧海心沙因為塔就座落在廣州珠江邊上,所以稱碧海;而海心沙又是廣州的地名,而塔也正好在這個地名之上。 南天柱名稱體現了嶺南的文化特色和時代文化特征,體現了廣州新地標的良好形象,彰顯了大氣的內涵。 百越云珠1、廣東歷史淵源流長,相傳古為“百越(粵)”之地,故簡稱粵。珠江最長一條河發源于云南。2、“百”、“云”暗指白云山。3“百越”,喻指廣東文化經濟等的發展從古時零開始永無終點。4、“云珠”指天空中的一顆明珠。5、百越云珠還指電視塔之高,直插云霄。它標志著廣東的文化事業不但走向世界,而且邁向宇宙。 廣州塔廣州塔位于廣州市中心,城市新中軸線與珠江景觀軸交匯處,與海心沙島和廣州市21世紀CBD區珠江新城隔江相望,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由于具有優雅外形,形成了各方向形體各異的觀賞效果,廣州塔的整體將成為世界最高。同時集旅游、觀光為一體的廣州標志性建筑,體現在這座建筑具有一定人文色彩,真正成為一個城市的品牌。“廣州塔”讓世界更了解廣州,讓廣州真正走向世界。 嶺南摩星塔嶺南代表咱們廣州,摩星隱含的意思是它的高度接近天空,仿佛能觸及星辰,這樣的美妙名字十分動聽。 南國旋塔上海有東方之珠,廣州有南國旋塔。 廣州明珠塔理由:直觀、明了、簡單容易識別。同時也是更多地是支持廣州電視新塔的英文名命名為Canton Tower,理由:1、充分利用Canton這一無價品牌,統一城市標識,用外國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語言,讓廣州真正走向世界,讓世界更了解廣州。2、Canton在世界上的影響力。Canton是一個有兩千年歷史,世界上曾經舉足輕重的城市。這里不是建埠只有百余年的暴發之城。 暉粵塔“暉粵”:粵代表廣州,暉指的是陽光,又通“輝”,所以整個名字又有“越輝”——超越輝煌的意思。改革開放的廣州創造了一個個奇跡,我希望這座塔能代表廣州超越過往的輝煌。坐落在南粵大地的這座新地標的輝煌能直抵陽光,與日同耀。 廣州海心塔地標的名字應該簡單好記,有傳承,不宜太花哨,這也不符合廣州人的性格。海心沙是廣州新城市中軸線上的一個小島,未來的城市廣場,和新電視塔隔江相望。“海心”兩字也很美。再嵌上“廣州”二字便于新地標的對外宣傳。 鏈接:評審發言 黃偉宗(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一個名字最好要有幾重意思。廣州的文化包含了海洋文化、珠江文化、嶺南文化,而‘海心塔’、‘南海珠心’等三種文化都包含在內,切合了一名多意。此外,明代廣州修建了鎮海樓(俗稱五層樓)成為當時的地標,如今廣州電視塔是新的地標,而形象上來看,廣州電視塔像針,因此‘定海針’既有一脈相承的歷史感,又很形象。” 王國健(華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漢語言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以地點命名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廣州電視塔的名字還要大氣一點,以不少人取的‘小蠻腰’、‘夢陀螺’為例,這些名字很形象、很直白,但是不夠大氣;此外像穗曦塔,昭示著廣州電視塔是能見到廣州第一縷陽光之地;珠江倩影則富有詩情畫意。” 盧延光(著名畫家,廣東省美協副主席、廣州市美協原主席,廣州文史館原副館長):“以前民間把北京路作為廣州的中軸線,清代以來,廣州又有新的中軸線,按就是從白云山的摩星嶺到珠江新城對開的海心沙,而廣州電視塔就在海心沙之邊,廣州文化被稱為海派;在中軸線上,心字很貼切,所以海心塔很不錯,具有多種涵義。” 葉春生(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民間敘事文學研究會(ISFNR)會員,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廣東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家委員會主任):“我向大家隆重推薦一個名字,這就是凌坤塔。當年廣州的建筑師修建琶州塔的時候,一開始,修一次就被雷打壞一次,后來在仙人托夢,終于修建了一座不怕雷打的琶州塔,民間稱為鞏坤塔,如今的廣州電視塔比琶州塔更加雄偉,凌坤塔名字很貼切。” 孫一民(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廣州市人民政府咨詢顧問,廣州市環境藝術委員會委員):“這幾年搞大型建筑的時候,都很注意取個很貼切的名字,比如水立方,經過包裝,社會認同度很高。縱觀此次18多萬的名字,之前以為2~3個字的名字很難把廣州電視塔的意義表達清楚,但是“暉粵塔”的出現讓我眼前一亮。粵暉園是廣州四大名園之一,‘粵’、‘暉’這兩個字不會因為時代的變化而退色。” 李婉芬(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廣東省女記協理事會副會長、廣州市記協副主席):“我個人覺得在給廣州電視塔選擇名字的時候,主要考慮五方面的因素,首先立意要高,體現廣州的文化底蘊;其次名字要大氣,展現廣州氣派的一面;第三,名字要體現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傳承;第四,名字要有嶺南特色,比如,“和諧畫軸”、“和平一號”等就體現了精神理念的追求。” 張欣(中國作協全國委員會委員。現任廣州市文藝創作研究所一級作家。廣州市作協主席,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云在深山水在瓶子’,把廣州電視塔叫做‘云水瓶’很有含義;‘彩云追粵’是廣東民歌,聽起來很有地方特色。‘夢陀螺’也非常好,富有詩意,并且朗朗上口。” 范英(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廣東省社會學會會長,廣東社科聯原副主席,教授):“廣州位于祖國南端,廣州電視塔像柱子,因此‘南天柱’很大氣,又有時代特色。此外孫中山先生誕生于廣東,我們要打好孫文牌,‘孫文塔’正切和了廣東人敢為人先,做時代領航者的特點。” 顧澗清(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評選廣州城市形象時,也收到了幾萬個報名,但是大家最后難于取得統一的意見,因為大家的期望值都很高,有很抽象的描繪,反而不知道選擇哪個。所以建議更容易被市民接受的名字,就以現實的地名為主,取個立意高遠的名字。‘海心塔’就很符合這些要求。” 編輯:肖亭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