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在線2008
![]() |
校長回應溫總理教改意見教師地位為何總沒"到位" 2009-10-23 08:39
學生看法 教育學研究生吳丹: 教書匠不能窮, 也不能只顧賺錢 在云南師范大學校園里,今年剛剛就讀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研究生的吳丹看上去很普通,但成績優異的她不僅發展全面,而且有著一個師范生“最正常”又“最執著”的理想: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師。 找到吳丹時,她說,“真巧!這幾天,我一直在看人民日報的‘五問中國教育’系列報道”。校長、名家和同齡人的不少觀點,給身為教育學研究生的她帶來很多思考。 吳丹就讀的云南師范大學前身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范學院,歷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得益于國家對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教師的地位和待遇近年來得到顯著提高。“從今年開始,國家提出,按照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的原則,實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制度。表面上看,這是給教師增加收入,深層次上則是全社會對教師更加尊重和認可了。教師不再是被人看不起的‘窮教書匠’了。” 據吳丹了解,在云南農村,一師一校的情況還大量存在,甚至在昆明周邊也有。“那些扎根偏遠山區、默默奉獻的鄉村教師們,待遇還很差,他們更應該受到人們的尊重,國家政策也理應更多地向他們傾斜。” “教師在一所學校中的重要作用,遠勝于鋼筋混凝土建成的高樓大廈。”但讓吳丹困惑的是,近年來,師德問題被社會各界頻頻提及。“有的教師把這個神圣職業當成了賺錢的工具,難免引來不少詬病。” 吳丹認為,出現這種問題,有時候并不是這些老師生活不富足,也有物欲的過分膨脹。“一味追求高收入,并不等于教師地位的提高。溫總理在講話中引用了一句名言‘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一崇高評價,更需要得到教師自身的認同。教師是最不應該摻雜功利性的職業,只有教師自己也把教書育人當作一項神圣的事業,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分,才能贏得全社會的尊重。” (記者胡洪江采訪整理) 編后 “五問中國教育”的系列報道今天告一段落。從有初步報道想法到聯系采訪、編輯稿件,5天來,各級校長、各界名家、各年齡段學生對中國教育問題的探討熱情和多角度思考,讓我們深為感動。 60年來,中國的教育進步很大;60年過去了,中國的教育問題仍然很多——這兩點,無人否認。問題的關鍵在于,成績屬于歷史,危機將影響未來。在關乎國家命運、民族未來的教育問題上,保持足夠的清醒,不盲目驕傲,不輕易氣餒;大著膽子探索,摸著石頭過河;既低頭走路,又抬頭看天,應該是一種最現實、又最理想的狀態。 教育關乎千家萬戶,“五問”難免掛一漏萬,但內心深處,我們其實更希望,這樣的“發問”今后能夠少些,再少些。 編輯:馬原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