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企業
![]() |
都說養老產業很賺錢 “一哄而上”釀風險 2009-10-28 14:38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記者近日在全國中東部一些省市采訪發現,當前投資建設各類民辦養老機構正在成為一種風潮。但不少投資項目缺乏深入市場調查和合理布局規劃,建設標準貪大求全。有關專家提醒,這種一哄而上的投資沖動容易造成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隱藏諸多風險。 投資暗流涌動 在美國從事多年養老實踐的應用老年學家傅旻去年回國,致力于推動全國養老事業發展。令她沒想到的是,“國內投資養老機構的熱情非常高”。傅旻說,僅今年上半年,就有20多家企業與她聯系,邀請她參與養老公寓的建設規劃,僅青島就有四個項目。這些老年公寓規劃用地少則數十畝上百畝,多則上千畝。 “現在大家都覺得老年產業能賺錢,把它看成一個大市場,紛紛圈地搶占這個市場。”傅旻感到,“投資建設大型高標準老年公寓正在成為一種風潮,而且來勢兇猛。” 傅旻的感受并非個例。不僅國內資本暗潮涌動,外資也紛紛探路我國養老市場。近年來,日本、德國等國的養老機構和相關組織曾多次赴青島、上海等地考察,有意投資養老服務業項目,建設高檔養老機構。 一哄而上隱患多 有專家認為,我國養老產業市場雖然潛力巨大,但目前很多養老機構的建設非常盲目。“許多投資商請我過去咨詢,指著拿到的大片土地說,我想在這里建多少自理型老年公寓,多少護理型老年公寓,說得神采飛揚??僧斘覇査麄冞@些數字是怎么來的,他們往往回答‘是自己想的’?!备禃F不無擔憂地說。 上海親和源老年公寓負責人奚志勇告訴記者,現在很多企業家都千方百計想擠進養老市場分一杯羹,但對于究竟要發展多少養老機構,發展什么樣的養老機構心中無數,很容易造成無序發展,惡性競爭,重復建設。 記者了解到,一些民營資本在投資養老機構前沒有充分評估風險,進入后才發現投入大、贏利難甚至虧損。為挽回損失,一些投資者被迫放棄養老項目,轉而進行商業開發。有的養老項目貪大求全,倉促上馬,導致老人上當受騙蒙受損失。在湖北武漢,曾號稱“華中最大養老公寓項目”的民辦華威老人院,規劃占地500余畝。項目籌建之初,吸引了當地500余名老人出資購買該老人院的入住權。最終這個項目因資金鏈斷裂崩盤,老人們的數千萬元訂金無法要回,當地政府被迫墊資退付。該項目后來還被發現所占用的200余畝地中只有兩棟公寓樓所占的70余畝土地辦了手續,其余百余畝別墅和其他建筑占地均未辦理手續。 三種不良傾向 由于缺乏專業的咨詢機構,缺乏行業發展規劃和指導,對養老機構的需求數量、需求層次、興辦類型、投資模式等盲目無知,導致投資商甚至是地方政府都很沖動?!按蠹壹焙搴宥枷肷?,結果上多了就很容易出問題。”有關人士指出,當前有三種不良傾向急需防范: 一是防止盲目上馬造成資源浪費。傅旻認為,認為,目前我國老年產業發展缺乏規范,相關的制度監管和政策也不到位,因此需要對當前的投資熱潮進行合理引導,通過科學論證和審核,避免這些項目盲目上馬,造成資源、土地、資金浪費。 二是防止政府角色錯位,影響社會公平。清華大學社會學系老年學研究中心教授裴曉梅指出,對養老而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五保、低保、“三無”老人和失能失智老人的養老需求。這些本該是政府財政投入的重點,也是養老機構收養的主要對象。但是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卻熱衷推動那些高檔養老項目,給予資金、土地大量支持,公共財政的陽光只撒到少數人身上,“這種投入是有偏差的”。 三是防止養老機構建設出現變味。有專家指出,現在一些投資商打著建養老機構的旗號獲得政府的土地支持,但只象征性地建了部分老年設施,其他都用作商業開發。還有的以老年住宅為賣點建設所謂老年社區,最后變味成一個綜合性的房地產開發項目。 編輯:寧波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楊玉華 王志 周偉 俞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