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社會民生
![]() |
廣西香蕉因天氣滯銷跌至每斤0.2元 2009-11-23 08:41
天氣轉冷,香蕉價格應聲下跌—— 天災還是人禍? 中國日報網消息:11月21日早上,在凜冽的寒風中,記者驅車趕往廣西最大的香蕉生產基地——南寧市西鄉塘區壇洛鎮,一路上隨處可見蕉農在焦急地叫賣香蕉的場景。 在壇洛收購點,珠湖村村民馬光奇夫婦正將一串串香蕉從拖拉機上抬到秤上過秤。馬光奇說,他一家4口,今年種了50畝香蕉,畝產2000多公斤,共有10萬多公斤。如果按去年平均每公斤1.5元算,至少可賣15萬元。“但今年每公斤只賣0.4元左右,如果天氣還不好轉,估計要虧10多萬元了。”馬光奇滿臉愁云。 在隆安縣古潭鎮水果批發市場,同富村委富庶村馬道坡屯的村民李品勇拉來一農用車的香蕉,正等待過秤。他的香蕉品質屬中等,但收購商知道當地香蕉滯銷,紛紛壓價。李品勇說,他家種了20多畝香蕉,已采收8000多公斤,每公斤僅售0.5元。 據了解,今年廣西香蕉的種植面積約106萬畝,比上年增加15萬畝,但由于采用了良種良法,今年香蕉大豐收,總產量將達210萬噸,比上年增長116.4%。 據廣西農業廳廳長張明沛介紹,今年廣西香蕉從10月大量上市以來,開市價略低于去年,但進入11月后價格急劇下跌。其中,10月25日的售價為每公斤1.4元,11月2日為每公斤0.9元,11月11日出現寒潮后降至每公斤0.6元。近日,出現寒雨天氣后售價為每公斤約0.4元至0.6元。目前,廣西的香蕉已銷售約50%,尚有約90萬噸的香蕉未采收。其中11月20日至12月31日,約有60萬噸上市。 廣西香蕉為何滯銷?正在壇洛收購香蕉的河北采購商盧相的告訴記者,北方暴雪和南方寒潮的提前到來,是造成香蕉滯銷的主要原因。今年北方提前1個月連降暴雪,南方部分省市也出現了降雪和寒潮天氣,造成局部交通受阻,總體運力跟不上。往年,南寧市壇洛鎮未受災時每天運蕉車達500多輛,而今年同期只有10多輛。 “更重要的是,寒冷的天氣,降低了消費者對香蕉的需求。”張明沛說。廣西70%的香蕉銷往北方,北方出現長時間冰雪天氣后,消費者出行不便,購買意愿降低,造成銷區出現庫存積壓。此外,香蕉北運后催熟困難,經營風險增大,許多收購商不敢冒險經營,從而造成了香蕉售價下跌。 廣西增產116.4%,但全國仍需要進口40萬噸左右—— 多了還是少了? 我國香蕉市場格局的變化,也加劇了銷售的緊張。廣西水果生產技術指導總站站長李標說,今年全國香蕉產量約為904萬噸,比上年增長10%左右。原來的香蕉應市格局是廣東3至4月、海南5至8月、廣西10月到次年2月,福建全年均衡,國內主產區基本錯開應市。但近年來,云南擴種香蕉,新植蕉與廣西同時段上市,且起步價偏低,這對廣西香蕉形成了沖擊。另外,廣東、海南去年的部分受災蕉園補種后與廣西熟期相同,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廣西乃至全國香蕉的價格。因此,下一步要調整結構,各主產區要實行錯位應市。 2008年,我國香蕉種植面積505.29萬畝,總產量804.51萬噸,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云南等省區。今年,預計廣東的產量約350萬噸,廣西約210萬噸,海南約170萬噸。 在“東蕉西移”中,特別是經過“海南香蕉致癌傳言”事件的打擊后,關于香蕉產業的發展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香蕉產業到底是朝陽產業還是夕陽產業的爭論,再次引起了各方的關注。 “香蕉生產是一個重要的富民產業,是發展少了而不是多了,我們不能因受這次滯銷事件的影響而放棄這個產業。”張明沛說。進入新世紀以來,廣西香蕉總產基本平穩增長,只有2002年、2003年和2008年因上年滯銷或災害減產,其他年份均攀升。特別是2002年以來,廣西香蕉售價基本保持在每公斤2元以上,并且保持了7年之久。 “廣西受臺風影響小,光溫適宜,雨水充沛,無霜期長,土壤偏酸性,晝夜溫差大,便于營養成分和糖分積累,適合發展香蕉產業。”李標說,這幾年,廣西的香蕉產業基本上都是用荒山荒坡發展,不占用農田,效益比甘蔗、木薯等農副產品均好,深受農民群眾歡迎。 我國香蕉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8.7%,僅次于印度、巴西,名列第三位。但我國仍是香蕉進口國家,近年來,全國每年進口40萬噸左右,約占總體消費的6%。我國發展香蕉產業前景看好。 缺少完善的產銷預警體系和深加工能力—— 弱質產業如何做強? 香蕉是國際貿易中的大宗水果,年交易量居各類水果之首,交易金額排名第二。盡管我國香蕉產業發展前景廣闊,但這次廣西香蕉滯銷事件仍暴露出不少問題。專家們認為,香蕉產業是個弱質產業,要想擺脫弱質的局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首先,應加強香蕉等熱帶水果產銷預警體系建設,加強市場監測,及時掌握市場動態。”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廳長劉樹森認為,除廣西等南方省區應加快產銷預警體系建設外,可將香蕉列入東北、華北、西北等主銷區監測日報項目,及時掌握各地香蕉需求及價格情況,引導做好全國香蕉產銷工作。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香蕉冷藏設施,應對這點天氣變化根本不成問題。”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陳章良舉例說,同在隆安縣的金穗公司,由于建有冷藏庫,并抓好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和品牌經營,至今每公斤香蕉仍保持1.7元的售價。因此,他認為要進一步加強冷藏設施和大型批發市場建設,同時要大力培育大型龍頭企業,切實幫助蕉農提高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 加工能力不足,產業鏈條過短,也是困擾我國香蕉產業發展的一大難題。專家們認為,目前,廣西的甘蔗、桑蠶、木薯、速生豐產林、八角、松香等農副產品產量位居全國第一,香蕉產業也僅次于廣東,位居全國第二。但是,這些產業均存在產業鏈條短、產品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不高、受市場波動影響大等突出問題。因此,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加大對廣西農產品加工能力建設的支持力度,積極培育發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提升廣西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 22日上午,由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農業部、商務部、交通運輸部組成的聯合調研組在南寧召開座談會,探討應對廣西香蕉銷售困難的對策和措施。專項香蕉運輸補貼資金已開始直接補貼給司機。在氣溫回升和綜合措施的影響下,22日,廣西香蕉的銷售價格已比21日上升了10%。 編輯:肖亭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