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企業
![]() |
五糧液進軍汽車業 缺乏技術或淪為華晨"錢袋" 2009-12-04 08:58
中國日報網消息:11月28日上午,由華晨集團和五糧液集團共同投資的綿陽新晨動力機械有限公司、綿陽新華內燃機股份有限公司50萬臺動力總成災后異地重建項目開工典禮在綿陽舉行。 該項目投資18億元,項目占地612畝,將建造四種類型的汽車發動機,預計后年達到50萬輛產銷能力。這標志著一直謀求多元化發展的五糧液集團開始進軍汽車業。 專家認為,五糧液集團與華晨的合作可說是各取所需。五糧液集團財大氣粗,一直都在尋找白酒行業以外新的利潤增長點,而華晨資金鏈一直比較緊張,與五糧液合作為其資金提供了保證;但是汽車業內合作一向希望有技術方面的合作,而五糧液集團從未涉及汽車制造業,更沒有任何汽車制造技術可言,難保不會淪為華晨的“錢袋”。 五糧液曲折的多元化 近些年來,五糧液一直在走多元化的路線,多次參與到與白酒無關的行業中來,卻總是無功而返。 據了解,四川省政府要求五糧液集團在2020年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而目前,整個白酒市場的規模也是1000億元,五糧液無法獨吞整個白酒市場,只好走多元化道路,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事實上,五糧液集團參與的項目很多都不了了之,包括入主華西證券的計劃,卻在股權過戶前被叫停;首期投資1個億的日化項目進展也不順利;五糧液甚至表示要用100億元打進IT行業,投資上億元成為西南的服裝老大等。 汽車業也早為五糧液集團所看中。五糧液董事長王國春曾激動聲稱“汽車制造可能是中國制造業最后一個大蛋糕了”。而根據目前的汽車產業政策,五糧液集團要想獲得整車生產資格,只能和現有的汽車生產企業合作。 華晨汽車自1998年開始就在布局四川市場。2006年8月,華晨集團、五糧液集團和四川省綿陽市在綿陽簽署“新華股份股權轉讓合同”。華晨集團將新華集團46.5%的股份轉讓給五糧液,7%轉讓給綿陽市政府,自身留下46.5%. 專家稱,五糧液在多元化投資方面,走過太多的彎路,至今有半數行業無法獲利或者獲利微薄,很多的盲動是花錢買了教訓,只在與主業的相關產業延伸上取得了一定成功。而對于此次五糧液和華晨合作制造汽車發動機,還有很多的未知數。 著名的汽車評論專家張志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50萬輛發動機的產能并不算非常大,但是恐怕發動機制造出來很多將用于給華晨自己品牌的車做配套,所以發展前景有限。” 華晨尋求自身做大做強 年初發布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指出,鼓勵一汽、東風、上汽、長安等大型汽車企業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兼并重組。支持北汽、廣汽、奇瑞、重汽等汽車企業實施區域性兼并重組。這八家企業被業內人士稱為四大四小,而華晨汽車并不在這四大四小之列。 此前,廣汽集團和一汽集團均傳出有意重組華晨汽車集團,目前仍無定論,但可見華晨處在被重組的地位,而華晨為避免被其他汽車企業重組,或者在重組中掌握更多的話語權,只有通過自身做大做強。 華晨汽車集團高層指出,通過與五糧液集團的攜手,能補充華晨的資金鏈,加快華晨的南方基地建設。而事實上,近年來華晨也一直在為資金短缺而困擾。 汽車專家稱,華晨與五糧液的合作才剛剛開始。華晨為尋求自身的壯大,與財大氣粗的五糧液合作顯然有益。 據悉,在災后重建中,華晨汽車南方基地去年產銷發動機5.7萬臺,整車1萬輛;今年可產銷發動機11.5萬臺;明年計劃產銷發動機20萬臺,整車8萬輛;規劃2~3年內實現產銷發動機50萬臺,整車21萬輛,實現產值100億元。 推動汽車業內重組 在國家鼓勵汽車業內重組的前提下,自身岌岌可危的車企都在尋求自身的發展,哪個車企似乎都不想被別的車企重組。 汽車評論專家張志勇認為;“汽車企業之間的重組勢在必行,并且要盡快實行,但是牽扯到稅收等諸多問題,跨區域的重組在實際操作中并不容易。這樣,汽車業內重組可以不提誰重組誰的問題,而是合作或是入股,這樣的重組就更容易讓車企所接受。”張志勇認為,華晨最終的出路也是與其他車企進行重組。 在中國,汽車工業一向分散,汽車企業有上百家之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曾表示,今年中國新車銷量有望接近1300萬輛,成為世界第一。但是中國汽車產業集中度還不夠高,整車企業超過130家。 年初的汽車業振興規劃明確,通過兼并重組,形成2~3家產銷規模超過200萬輛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4~5家產銷規模超過10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產銷規模占市場份額90%以上的汽車企業集團數量由目前的14家減少到10家以內。由于國家在提出產能任務的同時不再批準新車項目,車企要想達到產能目標,只能通過兼并重組來實現。 按照中汽協的統計,2008年國內汽車企業銷量過百萬輛的只有一汽、東風和上汽。前10家汽車企業產銷占總量的80%以上。130多家整車企業中,絕大多數企業年產銷不足萬輛。 今年1到10月份,除了四大集團產銷過百萬輛,其他集團短期內規模難以達到100萬輛。因此,要達成培育4~5家產銷規模超過10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目標,任重而道遠,汽車企業的重組同樣還有多出折子戲會上演。 而五糧液集團與華晨的50萬臺動力總成的合作,在汽車業內人士看來,前景有限,因為所生產的發動機基本上是為華晨所服務的,這也與五糧液集團的“整車夢”仍有不少差距。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馬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