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在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時,許多代表認為,以人為本、司法為民是最大亮點:高度重視審理涉及民生的案件,審結勞動爭議案件286221件,同比上升93.93%;執結案件2225419件,執結標的額同比上升33.31%;涉訴信訪同比下降49.74%……
就司法為民話題,廣東佛山市南海區法院副院長黃學軍代表和民革中央委員、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沙振權代表進行了對話。
黃學軍:近年來,一些基層法院的民生案件逐年增多,最典型的就是勞動爭議案件,幾乎是呈幾何倍數增長,這一方面說明我們的農民工法律意識、維權意識在提高,但另一方面,也說明很多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違反勞動合同法、侵害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事情大量存在。肩負神圣的法律職責,法院維護農民工合法利益責無旁貸。
沙振權:司法為民,應該更好地注重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統一,更長遠地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黃學軍: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要重視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實現兩個效果相統一,這是一項重要的司法政策。司法為民是檢驗兩個效果的最佳尺度。要堅持以司法為民來衡量人民法院的全部司法活動,自覺地把兩個效果有機地統一起來,真正做到公正司法。
沙振權:以人為本、司法為民,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它必須落在實處,必須通過公正、高效、文明的司法活動實現的,落實到保護人民、打擊犯罪、制裁違法、定紛止爭、化解矛盾的審判過程,落實到依法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的司法活動中。
黃學軍:為方便群眾訴訟、減輕群眾負擔,去年最高人民法院還推出17條新的便民措施。地方各級法院還改進案件受理工作,建立訴訟服務中心,設立案件查詢系統,為當事人提供便捷服務。
沙振權:嚴格落實以人為本、司法為民的要求,創新法院的工作方法,許多問題可迎刃而解。司法公信度將進一步提高。(記者 李剛)
編輯:富文佳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