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打工仍是最普遍目標
去年6月初,記者曾采訪過漁子溪村村民馬德紅一家。他有輛小貨車,地震發生前靠它養家糊口奔小康。地震發生后,他一家四口幸運地無人傷亡。但是,地震毀了他苦心經營的兩層高的小洋樓,價值近10萬元,“一家人省吃儉用存了很久才蓋起了那座房子”。
昨天,記者再次來到馬德紅家的板房,馬德紅的妻子劉大姐正在家門口操作洗衣機,她認出了記者,趕忙上前熱情接待。劉大姐說,馬德紅去鄰近的茂縣打工去了,裝電線塔,以前沒干過,剛開始學;兒子在學校畢業后考上了馬爾康車管所;女兒在汶川縣城打工,“農地被震毀了,只能出去。我這個年紀的女人,工作就不好找嘍,只能留在家里”。
與去年稍顯凌亂的場景不同,如今的漁子溪村道路整潔、窗明幾凈。一方面,是因為村民們良好的自我管理和分工協作;另一方面,是因為村子里的女人多于男人,而女人普遍比男人愛操持、愛衛生。不少家的青壯年男勞力都跟馬德紅一樣,外出打工去了。有些女勞力原本也計劃去外地賺錢糊口,但在房屋安置工作尚未有定論的當下,她們“不敢出去”,“怕家里沒人吃虧”。一旦新家有了著落,她們就會找工去。
映秀是汶川乃至整個阿壩州的工業強鎮,有幾家上規模的重工業企業。映秀鎮黨委副書記蔡代敏向記者介紹,地震后,映秀原本就稀缺的土地資源進一步趨于緊張,已經很難騰出土地來引進新的企業,所以,映秀鎮工業災后重建的首要任務是支持原有企業的災后重建,“留住它們”。目前,阿壩鋁廠和映秀灣發電廠都已重新開工,能部分解決映秀當地的就業問題。記者了解到,漁子溪村有三四名村民在上述兩家工廠找到了工作,試用期的工資約為800元/月;轉正后能漲到1000多元/月,此外還有獎金。
蔡代敏說,“以工代賑”的思路貫穿映秀災后重建的始終,不少重建工程都優先考慮了當地老百姓的就業。但記者了解到,重建工作將于明年五六月份基本完工,之后怎么辦?絕大多數村民都對就業問題心懷危機感。
傷心地上的“農家樂”
漁子溪村黨支部書記蔣永福認為,在加快家園重建的同時,要著手提高村民素質的提高,以迎接旅游熱潮的到來。據了解,蔣永福已經在村子后頭的山腳下搭起了簡易的臨時房,那是全村第一家“農家樂”,據說還真的吸引了一些游客。
從都江堰到汶川的高速公路將于幾天后的5月12日開通,屆時,城里人去汶川,就不必再走那條狹窄、曲折和顛簸的“生命線”了。交通條件的改善,讓不少村民有了辦“農家樂”的想法。
不過,也有村民對此表示不樂觀,老馬認為:“彭州、都江堰……成都的東南西北郊區到處都在搞農家樂,我們要是搞,會有生意嗎?映秀是個工業鎮,跟彭州比起來風景不算太好,地震又破壞了這里的環境?!彼€說:“現在游客愿意來我們這里走一走看一看,有好奇的成分,來過一次就不會再來了。農家樂要‘樂’,我們這里是傷心地,幾年后,游客們還會愿意來嗎?而且,北川等其他的災區也都在包裝地震的廢墟,并不只有映秀一家?!?/p>
老馬的想法得到了相當部分村民的認同,村民們正在商量:“像中灘堡那樣開這么多的飯館是不行的,哪里有這么多人來吃啊?幾戶人家合股,大家一起出錢出力還差不多。少開幾家,要開就開好一點的。”
編輯:肖亭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