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溫馨的救災講述者
其他英模講述的事跡一個比一個慘烈,而蔣曉娟的故事是最溫馨的
伴隨著英模稱號的,除了掌聲,還有質疑。
按照一位民警的說法,以前很多警察兄弟拋頭顱、灑熱血,致傷致殘,都評不上一個二級英模,而蔣曉娟只是做好了職責內的事情,“含金量似乎不太夠。”
但這種質疑,并不影響人們廣泛地被感動。
6月初,何俊接到上級電話,中宣部、中組部、解放軍總政治部等開始聯合組織抗震救災英模報告團,蔣曉娟入選,將開始在全國進行巡回報告。
何俊陪著蔣曉娟到了北京,幫著她潤色修改報告稿。何俊和蔣曉娟商量,他們不使用華麗的辭藻,也不去刻意描述地震慘烈的場面。蔣曉娟的想法是,“我只用一些平實、自然的語言,去講述當時的情況”。
效果,果然不同。
坐在下面聽了報告會的江油市委宣傳部一位干部記得,其他英模講述的事跡一個比一個慘烈,而蔣曉娟的故事是最溫馨的。每次報告完,許多人都搶著和她握手、合影,請她簽名。
“以前的英模非死即傷,蔣曉娟被授予英模,彰顯了一種觀念的更新和時代精神的變遷”,這位干部說。
江油市的“名片”
有關人士說,蔣曉娟的提拔是將她的名人效應和榜樣力量發揮到最大
6月19日,一份任職通知發出。蔣曉娟在市委常委會上全票通過,被破格提拔為江油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政委。
江油市委組織部干部任免的負責人蘇永建說,市委的決定是從長遠出發。蔣曉娟的提拔是將她的名人效應和榜樣力量發揮到最大,成為江油的標志和榜樣。
7月2日,正在北京參加抗震救災英模報告團的蔣曉娟,被緊急召到鄭州。
第二天下午,抗震救災英模事跡報告會在河南省人民會堂舉行,蔣曉娟第一個上臺作報告,也是她獲提拔后的首次亮相。
江油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蒲永見說,蔣曉娟的報告反響很大,“很感人,拉近了與對口援建省份人民和災區人民的距離”。
安排,煞費苦心。
江油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長蒲方方介紹,江油市組織“河南感恩行”,是他點名安排蔣曉娟參加的。“她是我們江油的名片,讓她參加感恩行,可以拉近我們與河南的距離,也是為江油爭取新的支持”。
感恩之旅取得成功。報告會后,河南省緊接著召開了“支援江油重建動員大會”。
江油市委宣傳部理論股股長劉霄覺得,蔣曉娟是江油通向外界的“一個橋梁”。“江油市沒有被劃為極重災區,不被外界了解多少,但是江油作為工業重鎮,雖然死的人不是很多,可經濟受的內傷非常嚴重”。劉霄說,通過蔣曉娟,可以讓外界更加關注江油,支持江油。
確實有人通過蔣曉娟知道了江油市。
江油市公安局政治處的干警陳利萍記得,她到外地去,許多人一聽說她來自江油,都要問她,“蔣曉娟怎么樣了”。
“江油組織去外地的重大活動,外地或上面的領導來江油視察,她經常要去參加”,在陳利萍眼中,蔣曉娟是一個驕傲。
一年來,這個江油的“名片”已被加載了越來越多的榮譽,“優秀共產黨員”、“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三八紅旗手”。
引發爭議的破格提拔者
有人認為,人性之美不代表能力之高,不能把領導職務當成獎品來獎勵英雄模范
去年8月,從北京參加奧運會開幕式回來,副政委蔣曉娟正式履新。
被說成是“破格提拔”,蔣曉娟有些不樂意。
她說,自己現在是副科級,在公務員序列上,從科員到副科級不過是一步升遷。
不過,在江油市公安局一位干警看來,這無疑是“質的飛躍”。
這位干警介紹,作為縣級市的江油,一位普通巡警如果要升為副政委,首先需要工作一段時間,提為副中隊長,然后經過最少一年,到中隊長,再熬上若干年,幸運的話可能當上副大隊長,再過幾年,才有可能成為大隊長。
而大隊長和副政委雖然同為副科級,但是后者身份是局領導,更高一級。
“許多人熬上一輩子也可能沒有希望當上副政委”,這位干警說。
網絡上的質疑也蜂擁而至。
一些人認為,人性之美不代表能力之高,不能把領導職務當成獎品來獎勵英雄模范,蔣曉娟是否具備了一個公安局副政委的領導素質,人們有理由為此擔心。
面對這些,媒體報道,蔣曉娟曾情緒很不穩定,數次去做心理輔導。
如今,蔣曉娟對這些不肯詳述。
她說,最初還上網查看關于她的新聞和網友評論,后來就不看了,“別人說什么,是大家的自由。想太多了,壓力太大,精神會崩潰的。我只想把眼前的工作做好”。
在江油市公安局政治處副主任江潔萍看來,平平淡淡的生活對蔣曉娟最好,她希望能讓蔣曉娟“自由地生活、成長,不要讓她感到自己是一個特殊的人,從而產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