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我希望能有機會去西部支教,也許就是四川天山諾丁漢小學”。昨日,在英國街頭募捐善款30多萬元的寧波諾丁漢大學大四女生葛萍終于松了一口氣———她剛剛得到消息,用30多萬元善款建造的小學將竣工,9月就能讓地震災區的孩子們使用了。
大四學生倡議英國街頭募捐
這30多萬元,是葛萍和在英國的同學在街頭一點一點募捐而來的。
2007年9月,葛萍作為交換生到英國諾丁漢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去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葛萍通過華人論壇,看到了地震的帖子。
“看了帖子后,我的心像被揪著一樣!”葛萍說,兩天后,她開始思考要為四川做點什么。
去年5月底,葛萍在同學中發起了為災區募捐的倡議,并向諾丁漢市政府文化部門申請了街頭募捐的許可證。按照當地規定,搞這樣的活動,必須由一位注冊會計師參與,她通過多方努力,找到了學校商學院的一位老師。
去年5月23日晚,在英國諾丁漢大學的湖畔,100多名來自多個國家的學生聚集在一起,點燃蠟燭,為中國四川祈福。第二天一大早,以中國留學生為主的團隊穿上統一的白色T恤,抱著捐款箱走上諾丁漢市街頭,為災區募捐。
英國人很熱情,愛心無國界
“去年4月份,我們還在為北京奧運做宣傳;地震發生后,我們都很心痛,想著要為祖國做點什么。”那段時間,英國經常下雨,他們依然堅持在街上募捐,即使被淋得全身濕透了。“雖然很辛苦,但是看到當地市民的愛心,我們心里還是暖暖的。”葛萍說。
“有一位70歲的老人,看到我們的海報,聽完我們的述說,他的眼淚就流下來了,把身上所有的英鎊都給了我們。”葛萍說。湖北小伙熊波是在英國留學的博士研究生,從火炬傳遞到地震募捐的近3個月里,正是他老婆待產的時候,但他每天都忙碌著,老婆都照顧不上。有個英國老爺爺,捐錢后一直給他們拍照,幫助他們募捐。葛萍說,除了募捐外,他們還到倫敦義賣奧運T恤,也收獲了很多。
為了感謝這些人的愛心,對每一位捐款者,他們除了說謝謝,還回贈中國國旗、奧運旗,還有綠絲帶。
募捐活動結束時,他們共募捐到26364.56英鎊。
30多萬元建一所鄉鎮小學
善款該用到什么地方呢?經討論,大家決定派代表親自考察災區學校后再確定。
去年10月8日,葛萍回國了,她和團隊的4個英籍華人坐上了前往四川的飛機。“4個英籍華人都是住在英國諾丁漢市的退休老人,他們平時也做一些義工,我們是在義賣的時候走在一起的。”葛萍說,當她親眼看見地震后留下的廢墟,雖然有心理準備,但還是震驚了。
在四川,葛萍一行人一個個聯系當地學校,希望建一個希望小學,但是30萬元建一個學校似乎少了點,而且很多公辦學校都有援建單位。后來,經過半個月的調查商談,30萬元的善款正式落實到達州市渠縣中灘鎮天山小學的重建中。達州不是重災區,但是這所學校在地震中損毀非常嚴重。他們和當地鎮政府協商后,做出了將學校“推翻重建”的決定。
今年2月,新校舍正式開建,目前快竣工了,9月就可以投入使用,建成后的學校可以容納200多名學生。因為這30多萬元基本上都是英國諾丁漢市的居民捐的,所以建成后的小學將改名為天山諾丁漢小學。
葛萍說,從募捐到落實捐助的學校,大家花了很多精力,現在就期待著新學校投入使用,“我目前正在奉化藤頭村實習,以后很想去四川支教。我想多走幾個學校,可以不要一分錢,我只想和孩子們在一起,把我所學的知識教給他們!”6月份就要離開校園的葛萍,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了期待。
編輯:肖亭 來源:現代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