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建防火墻 大災無大疫
縱觀人類災難史,“大災之后必有大疫”似乎成了一條規律。然而今天,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來臨之際,來自衛生部門的最新消息顯示:截至目前,災區沒有發生一起與地震相關的傳染病暴發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這是人類災難史上的一個奇跡!
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正值極易引發流行疾病的夏季。面對如此嚴峻的災后防疫形勢,衛生防疫人員展現出了中華民族英勇無畏、迎難而上的偉大精神。他們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給災區群眾構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火墻”。
某集團軍防化團500余名戰士一直堅守在北川老縣城執行防疫任務,副政委徐禮兵吿訴我們:“五六月份,每天人均作業10小時以上,噴灑藥劑300公斤。由于心理體力等原因,先后有30余人次暈倒在廢墟上?!?/p>
2008年夏天,我們在地震災區經??吹竭@樣的場景:衛生防疫人員有的冒著余震,背著重重的噴霧器在搖搖欲墜的廢墟上,給每一個角落噴灑消殺藥劑;有的懷揣消毒藥片沿著崎嶇的山路艱難前行,確保邊遠的受災地區能有干凈的水源;有的頂著烈日和刺鼻的臭味,用藥劑對每一具遇難者的遺體進行消毒;有的不辭辛勞地走村串戶,把衛生防疫宣傳資料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
如果說,災后防疫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那么歷史將永遠銘記那些打響“第一槍”的防疫戰士。他們中的許多人在地震中失去了親人、朋友,但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傷心。為了災區更多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他們義無反顧地沖到了災后防疫的“第一線”。
北川是此次汶川地震人員傷亡最為慘重的地方,災后防疫形勢極為嚴峻。震后的北川,環衛、疾控系統完全被地震摧毀,縣衛生局至今仍深埋在老縣城的那片廢墟中。然而,僅僅震后第二天,當消毒藥品順利運抵北川時,當地幸存的疾控人員就毅然背起沉重的噴霧器,對老縣城展開了消毒防疫。
他叫彭軍,是縣疾控中心的一名職工。從5月13日開始,彭軍就一直在北川縣曲山鎮任家坪村執行消毒防疫任務。在北川采訪的那段日子,有人曾和我們談起他,說震后那幾天,每天夜深人靜的時候,他都會一動不動地趴在曲山小學一處廢墟上抽泣。原來,彭軍11歲的兒子彭坤益原來就在曲山小學讀書,因為白天要執行繁重的防疫任務,他只能在深夜時來到廢墟前,與地下的兒子說說悄悄話。
由于一些重災區的疾控實驗室在地震中毀于一旦,為了采到蚊子樣本做實驗,防疫人員赤裸上身鉆進帳篷,以人體為“誘餌”,屏氣凝神靜待蚊子附身;為了做飲用水的水質實驗,疾控人員將培養細菌的瓶子放在身上,用體溫進行培養……
在這場災后防疫戰中,我們聽到了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看到了中華民族上下一心、共渡難關的壯麗場景。
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地震災區累計完成了消殺滅面積近48億平方米,處理糞坑1000多萬個(次);檢查制水、供水單位28萬戶(次),監測飲用水樣8萬余個,監督指導食品生產經營單位60多萬戶(次);實施群體性預防接種甲肝、乙腦、流感、流腦等疫苗300余萬人(次)。
如今,災區的防疫工作并沒有止步,仍在進一步鞏固強化中。不久前,我們再次來到了北川老縣城,那里至今仍處于封城狀態。廢墟前拉起了警戒線,武警戰士在那里站崗值勤??h城隨處還能看到“已消毒”的字樣和日期。
北川的一些廢墟上開起了美麗的小花。如果說,汶川地震的巨大破壞力,讓全世界為之落淚,那么,大災之后無大疫,更應讓全世界為之欣慰和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