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8日,四川劍閣縣漢陽鎮中心村村支書王成圖在介紹剛建成的村民住宅。四川省農村永久性住房重建目前已完工100.8萬戶,占任務的79.8%;在建24.1萬戶,占任務的19%。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347.6萬戶農房受損,其中126.3萬戶需重建,221.3萬戶需維修加固。按照國務院要求,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確保農村住房重建在今年9月底基本完成、年底全部完成,城鎮住房重建任務在明年5月前全部完成。新華社記者李紫恒攝

5月7日,都江堰市向峨鄉棋盤村重建的永久性住房安置點。目前,四川地震災區災后重建的一批永久性安置住房陸續竣工,各具特色。不少受災群眾喜遷新居。新華網前衛 攝

5月9日,“吉娜”新羌寨全貌。在去年5.12特大地震中遭受嚴重破壞的北川擂鼓鎮貓兒石村“吉娜”羌寨,在山東省濟南市對口援建下,從廢墟上拔地而起,69戶原“吉娜”羌寨居民今年春節前重新搬回新寨,遷入新居。新華網前衛 攝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一年前,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瞬間讓四川大地山川變色,房倒屋塌,數百萬群眾痛失家園。然而,僅僅一年時間,當我們再次走進北川、汶川、青川,走進所有地震災區時,一幢幢、一座座于廢墟上重新矗立起的新房,災區群眾熱火朝天的重建場景,讓我們感受到震撼人心的堅強與希望。
157萬戶住房重建、363萬戶住房維修加固,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大建設戰役中,廣大災區干部群眾用他們堅強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在黨和政府的熱切支持下,在全國人民的無私援助下,重新擁有了自己溫暖的“家”。
結實漂亮的新房讓災區群眾重現笑容
5月9日清晨,淡淡的晨曦籠罩在青城山間,都江堰市茶坪村村民王全愜意地坐在自家新建的兩層高新房里吃起了早餐。與此同時,在30多公里外的汶川縣三江鄉河壩村,村民雷之平也開始忙活著往新家搬東西。
不到一年時間就住進新房子——在大地震之初,這是身處極重災區、家園盡毀的王全和雷之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F在它是幸福的事實。
“原來的房子是家里辛辛苦苦積攢多年才蓋起來的,一下子全沒了。”王全說,“當時,我們一家人做了最壞的打算,準備在板房里熬上三五年,再建新房。”
現在,他們所擁有的新家結實、漂亮,設施齊全,而且設計先進、抗震能力強。王全的房子是一幢寬敞明亮的兩層小樓,5間臥室,每個臥室都配有衛生間,廚房也預留了天然氣接入口。雷之平的房子則是一棟兩層的藏式小樓,白泥外墻、青石做坎,房前屋后青草依依,樓上樓下瓷磚鋪地。
與王全和雷之平一樣,目前四川地震災區的大多數受災群眾已再得“家”的溫暖,臉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如今,王全所在茶坪村146戶受災群眾中,已經有100多戶搬入了新居,原來大片的板房也已經拆得差不多了,剩下幾十戶就等著集體聯建的新房最后竣工了。雷之平所在的三江鄉1069戶受災群眾中,除了因拆遷異地安置的21戶外,也都住進了新房或經過維修加固的住房。
5月7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對外發布了災區城鄉住房重建進展的最新情況:截至今年5月4日,全省永久性農房重建已開工124.8萬戶,占重建任務的98.8%,其中在建24萬余戶,完工100萬余戶;全省已開工新建城鎮永久性住房13.8萬套,占總數的43.9%,其中在建10.5萬套,完工3.3萬套。
令人振奮的數據證明,一年來,四川災區廣大干部群眾克服重重困難,頑強地推動住房重建工作,讓人們看到了災區重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