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
 |
家電城、技術中心、商貿中心 |
 |
有夢想-有長虹 |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對中國電器巨頭四川長虹集團來說,2008年是不尋常的一年。這一年,全球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中國家電行業出現出口不通、內銷不暢的僵局。同時總部位于四川綿陽的長虹在地震中遭受重創,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5億元左右。在兩場“地震”的內外夾擊之下,長虹積極投身抗震救災,同時抓住災后重建的重要機遇,想方設法恢復生產和應對金融危機,以推動可持續發展。
地震沒有擊倒這個巴山蜀水孕育的企業。長虹密切關注周邊地區的受災情況,是第一支有建制到達北川的營救隊伍,先后從廢墟中救出20多名幸存者,運送出受災群眾1000多人,轉移傷員約120人。
長虹公司主動請纓,將幸存的1300多名北川中學師生接到長虹安置。現今,北川中學全體師生在長虹培訓中心安心的學習和生活著。
據不完全統計,長虹已組織向災區捐贈的物資和現金超過800萬元人民幣。另外,長虹還將外界向長虹捐贈的現金,全部轉贈出去,主要將用于北川中學的重建。截至2009年3月,長虹組織社會各界為北川中學募捐款物累計超過2000萬元。
由于在抗震救災中表現突出,長虹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榮譽稱號,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榮譽稱號。
在投身抗震救災的同時,長虹積極開展自救。5月12日,距地震發生不到兩個小時,長虹公司就成立了抗震救災指揮部開展自救。僅僅四天之后,在5月16日下午4點,長虹公司災后復工儀式在綿陽長虹家電城601廠房彩電生產線上舉行,這標志著長虹集團已進入生產恢復階段。至5月30日,公司綿陽生產基地已恢復到震前狀態。
與此同時,長虹積極應對金融危機,轉“危”為“機”。長虹制定了“二次創業”戰略,“健康、積膘、蓄勢”成為長虹應對危機的總的指導方針。
雖然面臨著地震和金融海嘯的雙重壓力,長虹仍然堅持自主創新,并實現了技術上的重大突破。2008年11月28日,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具有國際一流技術品質的長虹新型等離子顯示屏項目一期成功點亮了“第一屏”,標志著長虹PDP屏生產線全線打通,目前已經完成了批量試生產,正在進行量產爬坡,以實現產品的市場化。
編輯:鄧京荊 來源:中國日報網 (記者 王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