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dāng)日是母親節(jié),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也再度開放,供當(dāng)?shù)厝罕娺M(jìn)入祭奠。祭奠人群中不乏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母親,她們紛紛前來悼念自己的骨肉。新華社記者江宏景 攝
中國日報網(wǎng)中國在線消息:地震周年之際的北川祭奠,鮮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5月10日13時剛過,前來祭奠的車輛已經(jīng)從老縣城入口處停到了3公里外的涼風(fēng)埡羌寨。一束束捧在手上的黃色和白色的菊花,匯成了河流,靜靜地向北川流淌。
從5月10日下午至13日,為方便群眾祭奠親人,北川老縣城連續(xù)開禁4天。今天是北川地震遺址開放接受居民祭奠的第一天,氣溫隨著人流的增多逐漸上升。細(xì)心的北川民警們在維護(hù)秩序的同時,不忘搬來一箱箱礦泉水,免費發(fā)給前來祭奠的居民。一個簡單的遞水動作,往往能讓悲傷的眼神、僵硬的面龐多出一絲柔和。
望鄉(xiāng)臺、北川縣政府、北川汽車站等遺址前已經(jīng)擺滿了鮮花,前來祭奠親人的居民,甚至前來采訪的媒體記者,都會先在廢墟前獻(xiàn)上一束花。幾個新修建的水泥槽,是方便人們?nèi)挤疟夼凇⒕瓷舷銧T和紙錢的地方。幾座廢墟的墻上,刷上了巨大的黑底白字的標(biāo)語:“沉痛悼念‘5·12’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提醒著人們地震周年的到來。
與一個月前的清明祭奠相比,今天的北川老縣城不見了警戒線,維持秩序的干警們散落在各處廢墟前,盡量站在不遮擋視線的地方。很少有人過于靠近廢墟,遺址里隨處都有這樣的標(biāo)語牌提
醒著人們:親人們已經(jīng)安息,忍心去打擾他們嗎?
今天還是母親節(jié),19歲的鄭成蓉從就讀的綿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校趕來給母親獻(xiàn)上一束白色的菊花。母親曾經(jīng)打工的那家餐廳已經(jīng)看不到了,鄭成蓉蹲在地上,豆大的淚珠不停地滾落。
鄭成蓉的妹妹現(xiàn)在還在北川中學(xué)讀初中,北川中學(xué)的新校址過兩天就要開工了,這讓做姐姐的很高興:“希望妹妹好好努力,考上北川中學(xué)高中,這樣媽媽也會高興的。我今天來就是想跟媽媽說,爸爸和我們都會越過越好的,我很想她,會常來看她的。”
因堰塞湖而改道的湔江從北川大酒店門前汩汩流過,程丕義和妻子黃桂瓊在岸邊擺上了兩束黃色的菊花。為了讓菊花盛開的時間更長一些,程丕義特意將菊花插在裝著清水的瓶子里。瓶子上還掛著一張小紙片:女兒黃益琳收。
程丕義和妻子站在江水邊眺望對岸,一個巨大的土石堆下,是女兒生前就讀的北川縣曲山小學(xué)。去年的這個時候,女兒還不到10歲,正在讀3年級。
“過不去了。”程丕義哽咽著說,“過去了也啥都看不到,只能在這里祭奠,希望她能看到爸爸媽媽帶給她的花。還有,她的弟弟已經(jīng)1歲零4個月了。”
1歲多的黃程多吉顯然還不能理解父母的悲傷,在母親的懷里吮吸著小指頭。“這個娃娃命大。”黃桂瓊說:“我們從三樓沖下來的時候,我在樓梯間絆了一跤,娃娃也甩了出去,那時候才4個月大呀。他爸爸一邊喊我跑,一邊沖過去抱起他。等他長大后,我們會給他講,他曾經(jīng)有個姐姐,姐姐很喜歡他。”
編輯:肖亭 來源:新華網(wǎng)(記者江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