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這次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8次國慶閱兵。應邀參加中共“八大”的50多個國家、黨派代表參加了觀禮。閱兵式在滂沱大雨中進行,這是新中國成立后13次國慶閱兵中惟一一次雨中閱兵。因雨,原定參加閱兵式的96架飛機未能參加受閱。
要點提示:這次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8次國慶閱兵。毛澤東主席等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觀禮閱兵式,國防部部長彭德懷在閱兵總指揮楊成武陪同下檢閱部隊。應邀參加中共“八大”的50多個國家、黨派代表參加了觀禮。閱兵式在滂沱大雨中進行,這是新中國成立后13次國慶閱兵中惟一一次雨中閱兵。閱兵部隊乘坐的汽車是第一批出廠的國產解放牌汽車。國產85毫米加農炮、122毫米榴彈炮首次受閱。因雨,原定參加閱兵式的96架飛機未能參加受閱。
基本數據:受閱地面方隊共29個,有軍事院校、步兵、炮兵、坦克、機械化師、傘兵、防空高炮、海軍、公安軍方隊等,共11929人受閱。受閱武器裝備,基本同于往年閱兵,在火炮、飛機的種類上作了一些微調。閱兵式歷時50分鐘結束。首都群眾50余萬人冒雨在天安門前舉行長達3個小時的典禮和游行。
1956年國慶閱兵,準備時間較早,也很充分。在舉國上下一片欣欣向榮的時代大背景下,雖然不“逢十逢五”,但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周年閱兵慶典活動仍十分隆重。
(一)毛澤東批示:仍由國防部長閱兵并發布命令,不要改變
這年“五一”節剛過,中央軍委就首都國慶節閱兵問題作了研究。因為部隊剛授軍銜一年,將帥們對國慶節閱兵有著新的想法和認識,在一些問題上也產生了爭論。6月9日,第76次軍委會議討論國慶節檢閱部隊的準備工作。國防部長彭德懷發言說:“每年的閱兵命令內容相同,今年可否不發命令,由各位元帥輪流檢閱,以過渡到由總參檢閱部隊。”彭德懷與其他一些元帥們商定,以軍委的名義將閱兵組織情況以及必須請示的問題向中央寫一個報告,提出初步的建議。
6月13日,中央軍委給毛澤東并黨中央寫了《關于今年首都國慶節閱兵問題》的請示報告。報告提出,“受閱部隊的規模,基本工作與去年相同。受閱武器裝備方面,凡在國慶節以前能夠自己生產出廠者,盡量用自己生產的東西,避免與去年完全雷同。按此原則,擬組成下列各受閱方隊:軍事院校組成七個方隊,計:軍事學院、步兵學校、炮兵學校、工兵學校、坦克學校、航空學校、海軍學校各組一個方隊;水兵、公安部隊、摩托步兵、傘兵各組一個方隊;步兵四個方隊(比去年減少兩個方隊);炮兵部隊組成七個方隊,除將去年受閱的一六○重迫擊炮和一○○加農炮改為國產八五加農炮、一二二榴彈炮外,其他方隊的組成與去年相同;坦克方隊組成三個方隊,計:T—34坦克、斯大林二號坦克、一五二自行火炮各一個方隊。以上共計組成二十五個地面受閱方隊。今年受閱空軍仍為96架飛機,除將國產米格—17三架參加受閱外,其他機種與去年相同(依爾—28、米格—15、米格17),由空司負責編組。”“閱兵指揮部仍由京津衛戍司令部負責組織,由各有關軍(兵)種司令部加以指導和協助。閱兵指揮部主任擬仍由楊成武同志擔任,鄭維山同志及京津衛戍司令部副參謀長曾美同志為副主任。并仍由楊成武同志擔任閱兵總指揮。”
關于國慶由誰閱兵問題,軍委會議討論時有兩種意見,一是從今年起由10位元帥輪流擔任,一是仍由國防部長擔任,究竟采取何種方式,請中央確定。報告還提出,近年來,國慶節閱兵所發布的命令內容大體相同,今年閱兵時擬不發布命令,是否可以,也請中央決定。
時間整整過去了一個月,7月13日,毛澤東作出批示:“仍由國防部長閱兵,并照舊發布命令,不要改變。”并指示將這個文件批轉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以及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陳云,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北京市市長彭真,時任中共中央秘書長鄧小平,閱件退時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懷。臨近國慶節的9月15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在北京隆重舉行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指出:國內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滿足人民的經濟文化需要。雖然還有階級斗爭,還要加強人民民主專政,但其根本目的已經是在新的生產關系下面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大會堅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大會著重提出了執政黨的建設問題,強調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反對個人崇拜,發展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強黨和人民群眾的聯系。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選舉了新的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八屆一中全會選出了新的中央機構,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當選為副主席,鄧小平當選為總書記。
此時的中國,政治清明,經濟大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人民歡欣鼓舞。這一年,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相繼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社會主義改造的任務,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正式宣告成立,玉門油礦鉆井工人在酒泉盆地鉆成了中國當時最深的一口石油探井(深達3200米),中國生產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車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試制成功,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興建的第一座水電站北京官廳發電機組開始運轉全部投產。中國人民解放軍舉重運動員陳鏡開在上海打破世界記錄,這是中國體育運動史上的第一次世界記錄。還有新中國歷史上的許多“第一個”都在這一年誕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按寬大政策分別處理悔罪的日本戰犯,最高人民檢察院決定對日本戰犯335人宣布免予起訴,并立即釋放。史學界普遍認為,1956年是新中國成立后在毛澤東時代全國形勢最好的一年。因此,這一年的國慶節天安門廣場閱兵慶典也是史家最為樂道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