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這次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4次國慶閱兵。高舉“八一”軍旗的儀仗兵首次出現在徒步方隊前面,軍樂團高奏進行曲最后走過檢閱臺。160輛摩托車組成三輪摩托化步兵方陣,來自全國由10多個民族民兵組成的方隊,是這年閱兵式上的亮麗風景。
要點提示:這次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4次國慶閱兵。毛澤東主席等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觀禮閱兵式,朱德總司令乘檢閱車檢閱部隊,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給全國武裝部隊和民兵的命令。聶榮臻代總長任閱兵總指揮,這是他第4次任閱兵總指揮,也是最后一次。高舉“八一”軍旗的儀仗兵首次出現在徒步方隊前面,軍樂團高奏進行曲最后走過檢閱臺。160輛摩托車組成三輪摩托化步兵方陣,來自全國由10多個民族民兵組成的方隊,是這年閱兵式上的亮麗風景?!氨Pl和平”是這次國慶閱兵和游行隊伍的主題。
基本數據:共有66個方(梯)隊,其中57個地面方隊,9個空中梯隊,受閱人員共11300人。受閱武器裝備,有各種火炮112門,坦克、自行火炮99輛,裝甲車16輛,汽車156輛,三輪摩托車160輛,軍馬1104匹,飛機153架。閱兵式歷時65分鐘。首都50余萬群眾參加慶典和游行。
1952年,抗美援朝戰爭還在緊張地進行中。就在國慶節前后,中國人民志愿軍舉行了全線性的戰術反擊作戰,進展順利,盡快結束戰爭已是勝券在握。這時,和平與建設的呼聲,正成為新中國的時代最強音。這年2月,中央決定人民解放軍31個師轉為建設師;4月,中南軍區派出10萬官兵參加荊江分洪工程建設;調撥41個師、11個整團共46.5人轉為工程部隊和屯墾部隊;6月,全軍開展大規模的文化教育運動;7月,毛澤東主席發布“建設正規化、現代化國防部隊”的訓詞。這年的國慶閱兵,正是在這樣的“戰爭與和平”交織大環境下舉行的。
7月3日,總參謀部召開了專題研究國慶閱兵典禮問題的會議,代理總參謀長、閱兵總指揮聶榮臻主持會議。會議就國慶閱兵中的一些問題作了明確規定,閱兵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10月1日,有50余萬人參加的國慶典禮活動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慶典中進行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閱兵式和各界人民的游行活動,充分彰顯了新中國成立3年以來在各個方面的巨大成就,展示了中國人民保衛祖國、保衛世界和平的偉大武裝力量。這次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4次國慶閱兵,時稱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國慶節”。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親臨檢閱。出席今天閱兵式的還有副主席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秘書長林伯渠,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副總理董必武、陳云、郭沫若、黃炎培、鄧小平,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代理總參謀長聶榮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沈鈞儒,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陳叔通,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長彭真。在檢閱臺上的還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委員,各委、部、會、院、署、行的領導人,人民解放軍陸??哲娛组L,人民政協全國委員會在京常務委員,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的負責人,時來我國訪問的蒙古人民共和國總理。在觀禮臺上,有我國各條戰線上的代表,有華僑回國各觀光團的團員。出席觀禮的還有應邀前來幫助我國進行建設的蘇聯專家代表,時在中國訪問的外國朋友和貴賓,各國使節和外交人員等。在天安門城樓和觀禮臺上觀禮的國家領導人和嘉賓共有1萬多人。
上午10時整,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布慶祝典禮開始。全場肅立,軍樂隊高奏國歌,100門禮炮齊鳴28響。
閱兵式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乘車檢閱受閱部隊。閱兵式由代總長聶榮臻任總指揮。
朱德總司令檢閱部隊之后,登臨檢閱臺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給全國武裝部隊的命令,他號召:“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空軍、海軍和人民公安部隊的指揮員、戰斗員、政治工作人員、后勤工作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全體同志們:我們和全國人民一起,熱烈地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三周年……我命令你們,時刻地提高警惕,緊緊掌握自己手中的武器,熟悉和精通自己的業務,不斷提高文化水平和軍事政治知識,加強體質鍛煉,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并發揚艱苦耐勞、廉潔樸素的優良作風,為解放臺灣、鞏固國防、保障國家建設順利進行而奮斗。”最后,朱德以別具時代特征的6個“萬歲”口號結束講話:“中國人民解放軍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中國人民勝利的組織者、鼓舞者——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萬歲!”
朱德總司令宣讀命令完畢后,開始進行武裝部隊的分列式。代總長聶榮臻乘車率領武裝部隊進入廣場,由東向西行進,通過檢閱臺前。受閱部隊作為百萬人民解放軍的代表,在限定的時間和空間內,通過隊列形式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以展示人民軍隊守土衛國的決心,展示一往無前的氣概和戰無不勝的意志。
今年受閱部隊的組成,有南京軍事學院、南京總高級步兵學校、石家莊高級步兵學校、南京高級步兵學校、第1戰車學校、第6炮兵學校、長沙高級工兵學校、大連海軍學校、航空學校的學員,有傘兵部隊、第66軍步兵第196師、炮兵第14師、炮兵第22師、戰車第1師、騎兵第3師、華北軍區防空司令部、北京公安總隊、空軍飛行部隊的官兵,還有來自全國各地、各民族的民兵代表。共組成66個方(梯)隊,受閱人員共有11300人。受閱裝備,有各種火炮112門,坦克、自行火炮99輛,裝甲車16輛,汽車156輛,三輪摩托車160輛,軍馬1104匹。
地面受閱方隊次序,仍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的隊伍為前導,接著是總高級步兵學校、高級步兵學校、步兵學校、戰車學校、炮兵學校、高級工兵學校、海軍學校、航空學校、傘兵部隊、公安部隊、步兵部隊、民兵大隊、炮兵部隊、騎兵部隊。共有57個地面受閱方隊。
今年閱兵,徒步方隊前面增加了高舉“八一”軍旗的“儀仗兵”。從1927年“八一”建軍至1952年3月以前,中國人民解放軍沒有專門的儀仗隊,但用儀仗隊形式歡迎外賓的禮儀活動,卻可追溯到1946年3月在延安機場歡迎美國代表、五星上將馬歇爾等,那可說是人民解放軍中出現的第一支迎賓儀仗隊。當代世界通則,每一個獨立的國家都有自己的儀仗隊,它象征著本國的尊嚴和對他國的友誼和親善。新中國成立初期,由于國務外交繁忙,急需要一支正規的儀仗隊,1952年3月中央領導人決定在中央警衛隊中選調一批骨干組成儀仗隊。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在世界儀仗隊的家族中是后起之秀,他們接受祖國授予的軍旗后,成為我軍惟一的一支專門擔負國家外事活動儀仗司禮任務的部隊,主要負責迎送外國元首、政府首腦、軍隊高級將領及紀念、慶典等重大國事活動,被世人譽為“中華第一兵”。之后,代代儀仗兵高舉著鮮紅的旗幟,以獨特的禮賓形式,為中國軍隊和祖國贏得了榮譽。在國慶閱兵中,由于初期的儀仗隊參閱人數很少,雖然曾作為整個受閱部隊的先導,但一般并不將其視作一個方隊,仍把走在前面的軍事學院作為第一方隊,同時也并不把儀仗隊計算入受閱方隊總數,直到1984年國慶閱兵,儀仗隊才單列計入總方隊數。
編輯:寧波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