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受閱部隊換裝蘇式武器裝備,隊伍整齊地通過天安門廣場和上空受閱
10月1日,當雄偉的天安門從晨曦中顯露出來的時候,參加游行的人群舉著旗幟,手執花束,唱著歌曲,沿著一條條大街涌向天安門廣場。首都人民同全國人民一樣,今天特別歡欣鼓舞,家家戶戶懸掛國旗,熱烈慶祝新中國成立5年來的光輝成就,慶祝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成功,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慶祝新的國家領導工作人員的選出,慶祝新中國和平外交政策的勝利。
天安門城樓重檐中間懸掛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紅墻正中高懸著毛澤東主席巨幅畫像。在廣場南部成列的紅旗下面,排列著少年先鋒隊隊員、機關工作人員和參加檢閱的部隊。地面受閱部隊主要集中在東長安街,空中受閱梯隊在北京附近機場待命起飛。
上午9時50分,毛澤東主席偕同朱德副主席、劉少奇委員長、周恩來總理以及黨和國家其他領導人,還有應邀參加我國國慶典禮的各國政府代表團主要貴賓們,健步登上天安門城樓。這時,廣場上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歡呼聲和掌聲。
在天安門城樓上的還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宋慶齡、林伯渠、李濟深、張瀾、羅榮桓、沈鈞儒、郭沫若、黃炎培、彭真、李維漢、陳叔通、達賴喇嘛?丹增嘉措、賽福鼎,國務院副總理陳云、彭德懷、鄧小平、鄧子恢、賀龍、陳毅、烏蘭夫、李富春、李先念,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董必武,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鼎丞,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劉伯承、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程潛、張治中、傅作義、龍云,還有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秘書長,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今天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主要有蘇聯、波蘭、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蒙古、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保加利亞、越南民主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等國的來賓。另外在天安門前6個觀禮臺上觀禮的有1萬多人。
新華社今日電訊,在大標題“首都舉行盛大閱兵式和示威游行”之下,以副題“毛澤東主席偕同黨和政府其他領導者到場檢閱,貴賓赫魯曉夫同志等參加檢閱受到熱烈的歡呼”,凝練地概括了在天安門城樓上觀禮的領導人和嘉賓陣容。
10時,北京市市長彭真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周年國慶典禮開始!”樂隊高奏國歌,100門禮炮齊鳴28響。接著舉行閱兵。
國防部長彭德懷乘敞篷汽車從天安門出發,在閱兵總指揮、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京津衛戍區司令員楊成武陪同下,檢閱排列在廣場上的各部隊,并向指戰員們致以節日的祝賀。
檢閱后,時年56歲的彭德懷步上檢閱臺,向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體指戰員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命令》,他號召:“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體指揮員、戰斗員同志們……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的神圣任務是,'保衛人民革命和國家建設的成果,保衛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因此……為了解放臺灣,為了防御帝國主義向我國神圣邊疆的可能侵略,為了保衛祖國的建設,為了保衛亞洲和世界的和平,我命令你們:時刻保持戰斗準備,加強軍事、政治訓練,加強集中統一意志,提高社會主義覺悟,努力學習蘇聯軍隊的一切先進經驗,掌握現代化作戰的藝術,發揚革命英雄主義,服從命令,遵守紀律,為爭取和保證每一個軍事任務的勝利完成而奮斗!”
隨后舉行分列式檢閱,受閱部隊由東向西通過天安門廣場,共有10384人。
受閱地面方隊38個:有軍事學院方隊,第1步兵學校方隊,第8步兵學校方隊,第3炮兵學校方隊,南京工兵學校方隊,第1坦克學校方隊,第1海軍學校、第2海軍學校抽組的海軍學校方隊,“重慶號”艦和第5海軍學校抽組的水兵方隊,第9航空學校方隊,公安部隊第2師方隊,華北軍區3個野戰軍抽組的步兵師、摩托步兵團方隊,內蒙古軍區騎兵第5師抽組的騎兵團方隊,空降兵部隊抽組的傘兵方隊,防空部隊抽組的高射炮和探照燈方隊,炮兵從6個炮兵師和華東軍區1個軍及所屬師炮團抽組的炮兵師方隊,裝甲兵2個坦克師抽組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方隊,東北、華北、華東軍區裝甲部隊抽組的三輪摩托車方隊,2個空軍師及1個獨立團抽組的航空兵梯隊等。防空部隊的探照燈方隊,以其外形特別的探照燈裝備引起觀眾們的歡呼,幾個月后,防空部隊改稱為防空軍,正式成為人民解放軍的一個軍種。
這次閱兵中使用的受閱裝備,全部為我國從蘇聯進口,包括M-43式120毫米迫擊炮,57毫米反坦克炮,76.2毫米加農炮,M-38式122毫米榴彈炮,M-13式火炮,M-37式152毫米加農榴彈炮,M-39式37毫米高射炮、85毫米高射炮,T-34中型坦克,ИC-2號重型坦克,CY-122式122毫米自行火炮等。受閱空中飛行梯隊4個:由杜-4重型轟炸機、杜-2輕型轟炸機、米格-15比斯殲擊機等111架飛機組成。
每個徒步方隊由200人編成,橫排面20人,共10個排面。中國人民解放軍最高軍事學府——軍事學院的學員方隊最先列隊進入天安門廣場,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跟進的是步兵學校、炮兵學校、工兵學校、坦克學校、航空學校、海軍學校的學員方隊。他們在院校中正在為建設我國現代化國防而加緊學習軍事理論知識和科學技術。學員們隊形整齊,動作協調一致。鏗鏘有力的足音傳遞出萬里長征路上的腳步聲,勇往直前的英姿閃現著百萬雄師過大江的身影,濃縮著人民軍隊1927年建軍后經歷27年光輝歷程的英雄氣概。
編輯:寧波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