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暈倒一次就前功盡棄了,在表格上會被署上‘暈倒’,然后就被徹底淘汰了。9月30日下午最后一次演練時還有暈倒被淘汰的,訓練了四個月卻被淘汰,多遺憾啊!”
1955年閱兵是實行軍銜制后的第一次閱兵,作為海軍水面艦艇方隊一員的宋繼正記憶非常深刻,他表示,“衣服配上軍銜領章后十分漂亮,當時帽子要求是‘左二右一’,海軍的帽子是斜向前的,左邊的帽檐離眉毛是兩個手指的距離,而右邊是一個手指的距離,這是十分嚴格的?!?/p>
“當時鞋子也是新換的,因為天安門前的路都是青石板的,為了踏出清脆的響聲,鞋子下面都釘上了釘子?!?/p>
保隊形士兵身高每周一測
1955年5月,宋繼正接到上級命令,要參加10月份國慶閱兵體檢,他說:“想到要接受毛主席的檢閱,心里十分激動?!?/p>
海軍方隊只要200人,而當時參加體檢的有300人,最后剩下的有240人,多余40人作為替補,只要有一次昏倒,就會被徹底淘汰。宋繼正一路體檢過來都是合格,還被評為甲級身體,直到現在已經74歲的宋先生仍顯得十分硬朗。
1955年6月1日,宋繼正在青島中山公園的大廣場開始了四個月的訓練,8月25日部隊又進入北京天壇公園訓練,一直訓練到9月30日晚。宋繼正表示:“下雨天穿著雨衣訓練,晴天曬得爆皮,沒有間斷地訓練?!?/p>
宋繼正的動作十分標準,遂被選為護旗手,但后來由于他個頭比較高,又被調整到隊伍中去。宋先生現在還清楚地記著自己是第一排第13個。
參加閱兵式的士兵們正處于長身體的十七八歲的年齡,為了使得隊形整齊劃一,每半個月就要測一下身高,然后做隊形的調整,到達北京后是一周一測量。
“隊形要求三個一致:手臂一致,帽子一致,刀尖一致,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過去都要保持一條直線,遠遠看去就是一個大大的扇形。”說起閱兵式的要求,宋先生記憶猶新。
海軍水面艦艇部隊主要是隊列訓練,立正、稍息、正步走和上槍。練習正步走最嚴格,任何一個分解動作都要到位,有人專門用尺子測量,擺臂前是30厘米,擺臂后還是30厘米,腿抬多高、腳落下多遠,不得出現任何差錯。
保軍容三小時趕制新軍裝
就在9月30日晚8點左右,最后一次演練完成之后,海軍一位領導過來詢問情況。當聽到第二天閱兵穿的軍裝,是去年閱兵剩下的時,為了保證軍容整齊,他馬上要求緊急集合,測量方隊成員的身高和肩寬。
“聽到緊急集合,所有人都覺得莫名其妙,不是已經整完隊形了嗎?”宋繼正笑著說。
到了晚上11點,210套軍裝全部送到,并且寫著姓名。晚上睡覺時每個人都把衣服放在枕頭底下,把褲子壓整齊?!叭齻€小時就趕制了210套軍裝,還是臨時測量的體型,這件事對我觸動挺大?!?/p>
保體力牛奶很濃很新鮮
參加閱兵式的給養是十分充足的,“訓練時每天的伙食費是兩塊七,當時物價很低,雞蛋一分錢一個還是兩個我記不太清了,早餐是牛奶和面包,牛奶是從牛奶廠直接加工后拉過來的,非常新鮮,非常濃。中午是六菜一湯再加水果,晚上是四菜一湯,非常豐盛。”宋繼正表示。
10月1日早上2點50分吃點東西,3點集合完畢就拉到天安門左側等著,從凌晨4點一直站到上午10點,不吃不喝一站就是6 個小時,“身體條件不過硬達不到這個水平?!彼卫^正笑著表示,“當時不能蹲不能坐,要保持褲縫的整齊?!?/p>
編輯:寧波 來源:齊魯晚報(記者 王海濤 實習生 馮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