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隨著11月15日在華盛頓舉行的20國集團金融峰會日益臨近,世界上關于國際金融機構改革的呼聲愈來愈多,吁請“謹慎”的聲音也不時出現。
11月9日,巴西政府在20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年會閉幕后發布一份公報指出,現有國際金融組織和論壇,以及現行國際標準和做法已經無法滿足當前世界經濟需要,因此應當建立“新布雷頓森林體系”,重建國際金融格局已迫在眉睫。
公報說,此次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盡管各國政府采取的措施已經開始取得效果,但目前仍面臨巨大挑戰,特別是在穩定全球市場、使國際信貸和資本流通渠道正常化、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以及保證投資和就業等方面。
巴西歐盟:大聲呼吁,積極推進
巴西認為,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必須堅持廣泛的代表性、各國共同行動、加強國內市場管理、保證信息透明等一系列原則。另外,各國政府以及多邊金融機構應建立健全危機預警機制,加強對金融市場的監控和管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3年將舉行下一階段配額分配和投票權改革。巴西認為,這一改革應提前進行,同時應大幅增加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在世界銀行中的投票權。此外,上述機構及其他多邊金融機構高層管理者的選擇應更加透明和公開。
對此,巴西財長曼特加則表現得相當急切,他在會后舉行的記者會上說,本次年會所討論的議題將在“未來2到3個月內”落實成為具體措施。按照他的預想,這個機構必須能深入監督危機的發展,一旦發生類似的金融危機,該機構能夠快速介入,避免危機擴大。
巴西的這一倡議得到多位與會者贊同,與會者指出,20國集團是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機構,在保證全球金融和經濟穩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該集團各成員今后將在這一領域進一步加強合作。
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特里謝表示,支持新興經濟體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獲得更多話語權,以反映世界經濟格局的變革。“新興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逐年增大,現行的國際金融體系必須反映這種現實。”特里謝說。
歐盟輪值主席國代表、法國財長拉加德則表示,歐盟愿意與國際社會采取一致行動以應對金融危機。她透露,20國集團財長在本次年會上對歐盟財長會議提出的全球金融體系改革原則表示支持,歐盟希望在20國集團金融峰會上能夠繼續對該改革方案進行磋商。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在此次會議上表示,世界銀行計劃將發展中國家在世行的股份比例提高到44%。他說,建立新的金融體系需要時間,不過它的形成不可避免。
IMF總裁等:
新體系預期不應過高
不過,IMF總裁斯特勞斯·卡恩卻給各國的熱情澆了一盆“冷水”。他認為,11月15日在華盛頓召開的20國集團金融峰會上,建立“新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可能性不大。
“不少人正在討論二代布雷頓森林體系,但事情不會在一夜間改變,因為當年布雷頓森林體系也是經過長時間的醞釀后才成立。不應過分吹噓這種預期,這種說法聽上去不錯,但我們不會制定新國際條約。”他說。
但他指出,世界需要一個更強大的IMF。卡恩表示,IMF應幫助控制危機,避免危機外溢,以及降低危機帶來的損失。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認為,在此次金融危機中,IMF并未發揮應有的作用,所以對它未來的角色,各方充滿期待。
另外,從現在國際經濟組織來看,只有IMF有擔此重任的可能,雖然IMF現在的主要任務是穩定貨幣關系,給受到危機的國家提供低息貸款,但它已經具備“世界央行”的某些職能,至少從現在來看,它可以掌握各個國家的貨幣情況。
奚君羊指出,如果這一職能在以后的世界金融體系改革中能有所擴大,IMF就能通過監控各個國家的貨幣情況,對貨幣持有量進行調節,這就能很好地遏制金融危機的蔓延。
據國外媒體報道,歐盟領導人已于11月7日在布魯塞爾通過了本周帶往華盛頓峰會的愿望列表,這封列表包括建立國際大銀行的國際監管委員會和讓IMF發揮更大的“中央”作用。
公報說,防止金融危機的重任將落到IMF肩上,IMF應在重新組建的國際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
除了加強IMF的作用外,歐盟提出的原則還包括確保所有金融機構和市場都接受“適當和足夠的監管或監督”。這一條特別針對評級機構和對沖基金。
編輯:關曉萌? 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