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十年磨一劍。深圳讀書月十年來不僅改變了深圳人們的生活方式,還把這種潛移默化的改變從深圳擴散至廣東省以及全國。在深圳讀書月迎來十歲生日之際,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等省內主要媒體爭相對深圳讀書月進行濃墨重彩的報道。南方日報報道稱,深圳堅持不懈的讀書月活動在全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引領了全國讀書潮流。
系列報道濃墨重彩報道讀書月
深圳十年讀書月的歷程引起了南方日報的高度關注。10月29日,南方日報開始刊登《十年讀書月文化醉鵬城——深圳讀書月10周年系列報道》。南方日報關于讀書月的系列報道中,有專欄“書香滿鵬城”,內容豐富的讀書月資訊;同時,該系列報道還將推出十年十個感動深圳的讀書故事、十年中最能銘刻讀書月變遷與默默影響的十個關鍵詞解讀以及相關的深度報道。
系列報道的編者按以優美的文字表達了對讀書月的稱許——朋友,還記得嗎?有這樣一個月,會有許多知名文化學者云集鵬城,給您帶來一場文化盛宴。這就是“深圳讀書月”。悄悄地,她又一次走近了你。今年,她恰滿十歲,風華正茂、朝氣蓬勃……編者按還稱,十年讀書月“為鵬城人民盛上了近1500項文化大餐,讓這片曾經被譏諷為‘文化沙漠’的土地逐漸豐饒,并且綻放出越來越多的文化奇葩”以及讀書月“潛移默化地改變著這個城市人們的生活方式,讓一個僅僅崇尚技術的城市逐漸升騰起文藝的氣息與高尚的品味”。同時,編者按說,“也許,你是剛剛來到這座城市的新深圳人;也許,你已經在讀書月的長河中趟過多年;也許,你只是匆匆到此一游的過客……無論你是誰,請不要錯過這一月的精彩”。
11月2日,南方日報以《“深圳讀書月”引領全國讀書潮》為題,報道了第十屆深圳讀書月開幕的消息。報道寫到,2000年11月,深圳首開讀書月之先河。十年來,深圳讀書月舉辦了1500多項活動,參與讀書月的人數也從首屆的不足200萬人次增加到去年的近900萬人次。報道指出,深圳堅持不懈的讀書月活動在全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連續4年,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等部委聯合向全國發出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倡議。目前,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有了當地的讀書活動,400多個城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讀書月、讀書節等活動。
深圳是有遠大文化抱負的城市
《“深圳是有遠大文化抱負的城市”》是南方日報11月3日刊發的關于讀書月的重頭活動——“全民閱讀活動經驗交流會”的報道。該報道概括了深圳十年讀書月的發展和影響。報道稱,2000年11月,深圳首開讀書月之先河,迄今這一全市性的讀書盛事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十年來,深圳讀書月規模從小到大,舉辦了圖書漂流、書香家庭評選、讀書論壇、知識關愛行動等1500多項活動,參與讀書月的人數也從首屆的不足200萬人次增加到去年的850萬人次,“以讀書為榮、以讀書為樂”正在成為這片曾經被譏為“文化沙漠”城市的市民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
報道說,隨著深圳讀書月的成長,深圳人的閱讀習慣也發生了悄悄的改變,科技類圖書不再一枝獨秀,人文類圖書成為圖書市場新寵。長期以來,深圳的人均購書量一直高居全國第一。2008年,深圳的人均藏書量為1.533冊,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0.39冊,而到2010年底,深圳將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2冊。
南方日報還對深圳建設“圖書館之城”的情況作了介紹。2003年,深圳正式提出建設“圖書館之城”,截至目前,全市各級公共圖書館共有近600家,在國內率先實現每1.5萬人擁有一個社區圖書室。深圳更在全世界首創了“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系統”,將自主研發的集辦證、借書、還書、信息查詢等功能于一體的自助圖書館擺放在人流密集的居民社區、大工業區和地鐵站,讓圖書館從此燈光永遠不滅。
南方日報還引述了深圳讀書月顧問、中科院院士、原北京大學校長陳佳洱的評價:“深圳不僅是經濟發達、環境美好、科技創新的城市,更是一個文化上有遠大抱負和崇高追求的城市。”同時還引述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對深圳讀書月的盛贊——“創造了讀書文化節慶的深圳模式,為全國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以及“深圳讀書月是全國性全民閱讀活動的起因,也是全民閱讀活動的一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