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口聲聲為人民,一心一意謀權利”——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原廳長張廷登的“兩面人生”在他成為階下囚后完整呈現。2009年6月11日,張廷登被崇左市中級法院一審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并沒收贓款459萬元人民幣和1.5萬美元,以及勞力士、歐米茄手表各一塊。2007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檢察機關在廣西民政系統挖出以張廷登為首的貪污賄賂窩案串案65件80人,其中廳級干部2人,處級干部14人,涉案金額4000多萬元。這場來自于民政系統的“官場地震”數量之大、涉案人員之多全國罕見。廣西民政部門緣何成為“腐敗窩”?
民政腐敗觸目驚心
2007年初,廣西壯族自治區檢察院連續接到幾封群眾的舉報信,反映自治區一些民政機構負責人和民政廳某些領導的經濟問題。通過對舉報線索進行梳理和分析,該院反貪局決定從舉報信反映問題較多的民政廳及其所屬單位購買土地、已建或在建工程情況以及福利彩票中心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等幾個方面著手進行調查。
辦案檢察官在對自治區民政廳機關后勤服務中心和廣西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的財務進行審查的過程中發現,民政廳幾年前購買了位于南寧市青龍崗的110多畝土地用于集資建房,在支付給中介人寧某的1100多萬元購地款中,有大量的款項是以白條形式出現的,且有100多萬元的資金去向不明。他們還了解到,這塊土地在民政廳購買前曾兩次以起拍價流拍,而民政廳仍在起拍價的基礎上,每畝增加3萬元支付給寧某。這其中是否另有隱情?辦案檢察官決定對寧某進行立案偵查。寧某交代,2003年8月至2004年9月,他分三次送給時任廣西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主任的梁某好處費25萬元,還送了10萬元給時任民政廳廳長的張廷登。
在審查廣西福利彩票中心賬目時,辦案檢察官發現,2002年3月該中心花了2158萬余元從南寧市某經貿公司購買了一塊面積2.2萬余平方米的土地,價格偏高。對此,南寧市某經貿公司的法人代表黃某承認,在土地交易過程中,他送給時任民政廳機關后勤服務中心副主任的陳某70萬元,給了中介人梁某40萬元。隨即,陳某和梁某被立案偵查。經審訊,陳某交代是時任民政廳機關后勤服務中心主任的黃某指使他所為。黃某被立案偵查后,承認了與陳某和民政廳原副廳長陸某共同收受賄賂的犯罪事實,還交代了為陳某提拔的事情,曾向張廷登行賄5萬元。
意外發現“案中案”
2008年2月28日晚,廣西壯族自治區平果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來到該縣馬頭鎮巴造路韋某的住房,執行搜查任務,因為韋某的兒子涉嫌參與了一起故意傷害案。
民警在韋家發現了大量的名酒、名牌衣物,兩個保險柜和一個鐵皮柜。韋某是水廠的一名普通工人,怎么有這么多的名酒和名牌衣物?民警覺得十分可疑,要求韋某打開保險柜檢查。韋某說鑰匙由妻子保管,妻子現在回老家了。可到了第二天,韋妻仍未回來。民警找來開鎖師傅,打開保險柜、鐵皮柜一看,里面是大量的現金、貴重首飾、手表及房產資料等。經清點,共有現金人民幣547萬元、美元5.7萬元、港幣1萬元,戶名為“張廷登”的美元存折一本,及首飾、名牌手表40余件,還有3套房地產資料。
看到這一切,韋某也驚得目瞪口呆,不明白柜子里怎么會有這么多錢物。面對民警的調查,韋某說:“這是我妻弟的,他叫張廷登,是自治區民政廳廳長。”
韋某回憶說,2006年6月,張廷登來家里看望姐姐時,看到了一個鐵皮柜,問他裝什么貴重物品,他說裝些衣物和房產資料。3個月后的一天,張廷登再次來到他家,說有些東西想放在他的鐵皮柜里。韋某便騰空了鐵皮柜,并幫張廷登從車上搬出來一些箱子和用紙包得結結實實的東西。此后至2007年11月,張廷登又來過幾次,每次都拉來一些箱子和一些酒及其他物品。有一次,韋某好奇地問箱子里是什么東西,張廷登說是一些書刊資料。鐵皮柜塞滿后,張廷登就自己搬來了兩個保險柜。張廷登在存放東西時,從不叫他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