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廳長高調作秀“為人民”
1989年,張廷登任百色地區農業局副局長。此后,他先后任西林縣委副書記,田陽縣委副書記、縣長,田陽縣委書記,防城港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合浦縣委書記,北海市委副書記,2003年4月起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廳長。
知情人稱,張廷登走上領導崗位后,很快與一幫老板、包工頭打成一片。與他交情較好的包工頭有呂某、莫某、梁某、李某、林某、陳某、葉某等人。來來往往中,他與這些人有了“千絲萬縷”的利益關系。
檢察院辦案人員稱,張廷登任民政廳廳長后,民政廳內部人和關系人,還有許多遠方的老板通過朋友的牽線找上門來。只要有回報,張廷登能“幫”就幫。個體老板林某經人介紹與張廷登認識,之后張廷登為他與廣西烈士陵園合作開發公墓項目的審批手續提供幫助,林某兩次送給張廷登共15萬元。
谷某是民政廳原副廳長陸某的小姨子,她丈夫胡某從2000年以來一直與蔣某合伙承包著福利彩票印刷業務。2006年初,胡某聽說民政廳打算對福彩投注單印刷業務進行重新招標,可此時陸某已退休,為了保住這塊“肥肉”,只有找張廷登說情。于是由谷某出面,送給張廷登一塊價值2萬多港幣的勞力士手表。見張廷登遲遲沒有表態,谷某只好不斷地塞錢給他。至張廷登案發,胡某、谷某共送給張廷登40多萬元……
然而,在一邊大肆斂財的同時,張廷登始終在公眾面前表現著樸實、親民的形象,連一些采訪過他的記者都被他一口帶有方言的普通話和樸素的面貌所感動。尤其是在2007年上半年,隨著檢察部門的介入,張廷登一邊對非法巨額財產進行轉移,一邊以“無私忘我”的工作態度高調出現在公眾面前。
讓民政“碩鼠”無路可逃
除張廷登案外,從2007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檢察院從群眾舉報線索入手,經過深挖細查,查處了自治區民政廳社會福利服務原中心主任梁某受賄案、民政廳后勤服務中心原正副主任黃某和陳某受賄案、民政廳原副廳長陸某受賄案、廣西福利彩票中心原主任何某和書記杜某受賄案,還查出了民政廳救災處原處長龍某和軍轉安置辦原主任葉某利用主辦審查、計劃向下撥款的職務便利,索取回扣的問題。
檢察機關辦案人員稱,民政部門管理著政府的一大攤社會事業,擔負著扶貧濟困、安撫民心的重任,行使著社會穩定和發展的重要職能。在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政府把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入到民政事業中,正是為了構建和諧社會。然而,極少數民政工作人員卻從中看到了“商機”,暗地里中飽私囊,削弱了黨和政府“執政為民”的努力,影響極為惡劣。
一位辦案人員分析說,民政部門的工作涉及面廣,掌管著大量民政福利資金的使用和各項民政福利項目的審批,是一個資金和權力較集中的部門,如果管理不善,監督不到位,缺乏有效制約,極容易滋生以權謀私、權錢交易、侵吞公款的腐敗行為。在張廷登上任前,民政廳內已出現職務犯罪現象,張上任后,不但不進行整治,還參與到收受賄賂的違法犯罪活動中,更助長了廣西民政廳系統的腐敗行為。
來源:半月談(記者 王勉 劉曉莉)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