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悍匪,臨危不懼,彰顯刑警本色
文萬彬,男,1969年12月8日出生,宜賓縣雙誼鄉人,1991年8月衛校畢業參加公安工作,199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二級警督警銜,宜賓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技術中心中心主任,法醫。曾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連續五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先后被評為“宜賓縣人民滿意政法干警”和“宜賓縣十大杰出青年” “全省公安刑事技術先進個人”, “四川省公安機關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宜賓縣十佳警察”、“全縣優秀共產黨員”。創下六年出勘各類現場1400余起,檢驗尸體2000具,法醫學活體檢驗2700余人次,出具鑒定書3500余份無一出錯的歷史紀錄。
2006年2月7日,蕨溪鎮發生持槍、持爆劫持人質的重大惡性案件。文萬彬同志帶領技術室人員始終戰斗在一線,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爆炸和受到歹徒槍擊的情況下毫不畏懼。在制服歹徒后,冒著生命危險與其他爆破專家一道對現場進行勘查,并對爆炸物進行拆卸銷毀,在其他人手中的炸彈發生意外爆炸時,能鎮定自若,牢牢握住自己手中的炸彈,冒著生命危險避免了更大的傷亡發生,并成功拆除5枚自制土炸彈。
2001年4月,在禁毒行動中,他只身一人與毒販搏斗,擒獲吸販毒嫌疑人,繳獲海洛因20克,火藥槍一支。2002年7月,一重大刑事案件需要,他主動請纓,只身一人化妝打入犯罪團伙內部,直接與該案兩名主犯周旋10多個小時,不吃不喝,斗智斗勇,機智靈活地應付了罪犯的反偵察伎倆,當晚12時,成功將案犯引出,與外線干警一道將徐、李兩主犯抓獲,并繳獲20萬元非法藥品,消除了巨大的社會危害。
面對災難,主動請纓,播撒人間大愛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震驚了中國。根據省公安廳抗震救災統一部署,將從宜賓市公安局抽調9名技術人員到災區開展尸體識別檢驗工作。得知消息后,文萬彬同志主動要求到災區一線去。5月15日,文萬彬同志與宜賓刑事技術工作組其余8名同志與省廳刑偵局的技術專家一道,赴汶川縣映秀鎮重災區開展工作。在余震不斷的重災區、在彌漫著腐尸毒害氣體的挖掘救援現場,他冒著生命危險,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晝夜奮戰,超負荷工作,開展對大量尸體的測量、記錄、拍照、提取、鑒定等工作。一天下來,常常累得腰酸背痛,雙腿發軟,因天氣炎熱,加之身著隔離服,衣褲往往被汗濕透。因沒有條件燒開水、做飯,一日三餐都是礦泉水和干糧。輪班休息時也只能在氣溫高達30多攝氏度的簡易帳篷內忍受著蚊蟲的叮咬,聞著身上散發出的汗臭味和夾雜在頭發、衣服里的尸體腐臭味。在映秀鎮地域內,公路邊、河灘上隨時都會被發現一、兩具或成堆的尸體,他就要冒著山上有飛石,沿著陡峭的山崖行走數公里去檢驗,往往一去就是一天,手腳磨破了,防毒面具掉到懸崖下去了,但提取到每具尸體的生物檢材,卻沒有絲毫閃失。他為的是盡可能的讓死者的靈魂安息,讓生者的悲痛得緩。在映秀鎮工作近20天的時間里,他發揚不怕犧牲、不怕疲勞、不怕吃苦的精神,義無反顧,夜以繼日地戰斗在抗震救災第一線。在表彰大會上,作為先進代表發言,文萬彬動情地說“每一塊尸骨都是我血肉相連的同胞,我敬重我的同胞所以我努力工作。”同時,他圓滿完成任務歸來,在縣公安局匯報工作時,滿懷深情地說:“人生苦短,要只爭朝夕,努力工作。”
今年5月6日,文萬彬同志主動請纓,告別深愛的家人,到海拔3000多米,工作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的甘孜州鄉城縣參加援甘工作近三個月。文萬彬是個出色的警察,卻根本無法盡到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由于經常在外辦案,幾乎沒有休息過節假日,照顧家庭的重擔就落在妻子肩上。妻子涂萍是縣醫院護士長,家庭工作一肩挑,和丈夫心心相印,相濡以沫,被評為全縣十佳警嫂,深受戰友們愛戴。丈夫犧牲后,涂萍還惦記著轉告戰友們要注意休息,愛護身體。涂萍悲痛的淚光中透出堅毅。文萬彬的兒子年僅9歲,是小學四年級學生,看到淚流滿面的母親,還用稚嫩的小手為母親擦去眼淚,在場所有人員無不為之落淚-----
面對尸骨,一絲不茍,無愧技術尖兵
技術警察沒有警匪片那么風光,需要的是一絲不茍和耐得住寂寞。
2006年2月15日,宜賓縣蕨溪鎮發生無名白骨案。文萬彬一如既往,冒著大雪飄飛的嚴寒,走進淤泥路滑的高山,面對一堆腐爛的尸骨,一工作就是一整天,不怕苦、不嫌臭。通過準確勘驗,判定該尸骨屬女性,系他殺。并對死者身高、年齡、死亡時間做出科學推斷,確定個體識別特征,最終,這個命案5天內就迅速破獲。
文萬彬在工作中的認真負責是出了名的,用他自己的話說:“刑事技術是用科學還原案件真相,容不得半點馬虎,如果因為工作疏漏,就有可能放掉一個壞人或者冤枉一個好人。”
2004年11月16日,宜賓縣鳳儀鄉一60歲男子死于家中,附近村民認為是同組陶某所為,因陶系刑釋解教人員,有前科劣跡,死者家屬及群眾恨之入骨,紛紛要求公安機關嚴懲兇手。否則要將尸體抬到陶某家中,情勢一觸即發。為盡快查明死因,穩定死者家屬及群眾情緒,文萬彬到達現場后持續工作近8小時,最終排除機械性暴力致死,結合尸檢得出結論,分析死者系服毒自殺身亡,排除陶某作案嫌疑,從而化解了一起群體性鬧事苗頭。
2005年3月22日,縣局刑警大隊接到柳嘉派出所報稱:柳嘉鎮欄桿村永平組雷某(男,42歲)死于自家住房外,頭頸部有傷口,渾身是血。當地群眾議論紛紛,認為是他殺。文萬彬接到命令后立即趕到現場,通過尸體檢驗發現死者頭頂部有開放性創口十余道,頸部有橫行創口,創口周圍有數道切痕,是上腹正中有一縱行創口,深達腹腔。現場勘查人員在死者灶房西南角的木箱上找到粘附有血跡和毛發的菜刀一把,房子中部找到開邊刀一把,靠北一根樓枕上有鐵鏈子一根,上附有大量血跡。從現場表面和尸表損傷來看,加上群眾的反映,雷某有可能系他殺。但經過法醫和現場勘驗人員的仔細勘驗,反復實驗分析認為:尸體頭部、頸部均為切傷,損傷不嚴重,且位置相對集中,切創方向一致,排列整齊,符合自傷的特征,僅腹部損傷才為致命傷,且腹部損傷處所對應的衣服完好無損,結合現場無明顯搏斗痕跡,現場刀具擺放位置和粘附大量血跡以及樓枕上的血鐵鏈子,由此斷定雷某系自殺,排除他殺,最終以精湛的科學技術消除了群眾和家屬的顧慮。
文萬彬早已經數不清自己這一生面臨過多少尸骨,他只知道法醫的工作是讓尸體說話。從2003年起,文萬彬創下了六年出勘各類現場1400起,檢驗尸體2000具,法醫學活體檢驗2700余人次,出具鑒定書3500余份無一出錯的歷史紀錄。他的徒弟他的戰友趙平警官告訴記者:“師傅對業務從來一絲不茍任勞任怨,他嚴于律己,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帶頭深入到最苦最累的第一線工作,他的品德是我們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