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展示水鐘液壓演示裝置
中國日報網消息:“我看了今年國慶閱兵,發現沒有潛艇展示,透過南海打撈古沉船事件,我覺得我們中國潛水員水下作業很危險,所以我構思了兩個星期,設計出這款兩棲潛水艇模型,可以直接在水陸兩棲作戰,運用到未來的軍事上將發揮很大的作用". 四川宜賓縣合什鎮中九年級(4)班的廖偉手拿著他的創意作品向專家評委們解釋著他的創新發明。
12月16日,宜賓縣育才中學禮堂內熱鬧非凡,該縣首屆“天工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這里舉行。記者走進現場被一個個新鮮的創意作品所深深吸引。防斷節約型肥皂、不臟手的黑板擦、逃不掉的捕鼠器、地震警報裝置……許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稀奇作品在這里展出。創意者們一邊給評委介紹自己展出作品一邊做著現場模擬,看到創意者們的新鮮發明,在場的人贊嘆不止。

廖偉現場演示水陸兩棲作戰潛水艇
據了解,本次大賽以 “節約、實踐、創新、發展” 為主題,共收到來自全縣中小學生、社會一線青年參賽作品255個,主要涉及物理、化工、食品、機械制造等13 個專業,共分為科技創新競賽、科技實踐活動、少兒科幻繪畫等三大類。本次大賽經過專家初評、終評兩輪評審,共評出學生類優秀項目107項,社會一線青年項目45項。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很多評委專家們對一款由宜賓天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彭正武發明的沖壓復合模頗感興趣。
彭正武告訴記者:“由于愛人曾經因為操作沖床時手被壓傷,我苦思冥想如何改進沖壓復合模既能夠提高效率又能夠提高安全系數,最終我沖壓復合模,我發明的這個沖壓復合模能把工作效率提高到80%”
縣科技局副局長蔣吉洪說:本次大賽從參賽作品看,覆蓋面廣,其中由在校學生選送的作品充分體現出他們勤思考、愛動手,在學習生活中吸取靈感的特點,。本次大賽還有來自工業、農業、社會事業等工作在社會生產一線的青年,通過他們在生產生活中的經驗發明出來的產品具有創新力和創造力,其中部分作品還解決了其在工作中的難題。這種將工作在社會生產一線的青年納入此次比賽在全國堪稱首創。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記者 王巍 中共宜賓縣委宣傳部 謝慶)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