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這里,深厚、優雅、美麗,充滿活力,人們愜意地生活、愉快地工作——這里,就是南京。”
——摘自200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頒獎典禮上南京開獎詞。
2007年“群眾幸福感”首次被寫入市政府工作報告,2008年,南京當選全國教育滿意度最高的城市,2009年,南京入選十大“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1000個人有1000個人幸福的理由,每個城市有每個城市的幸福坐標,幸福感怎么評定?南京為何能當選“200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26日在西安舉行的頒獎典禮上,記者聽到了來自各方評點“幸福南京”的N個理由。
主辦方專家:
南京是民意測驗的勝出者
【人物檔案】姬斌,“200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評選活動主辦方——《瞭望東方周刊》總編輯
【點評】幸福感是一種心理體驗,它既是對生活的客觀條件和所處狀態的事實判斷,又是對于生活的主觀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它表現為在生活滿意度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
本屆“200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評選以“60年輝煌 60年幸福”為主題,考察的不單單是經濟指標,而是一個綜合指標體系,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等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12個指標。如,交通狀況、發展速度、文明程度、賺錢機會、醫療衛生水平、教育水平、房價、人情味、治安狀況、就業環境、生活便利等。并且,評選以專業調查和公眾調查(報紙、網絡、電視)為主要形式,公眾投票與調查數據相結合,充分反映民意。結果顯示,在這場民意的“測驗”中,南京各項指標都名列前茅,經濟科學發展、文化積淀深厚,各項指標結合得很好,登上“幸福榜”當之無愧。
頒獎嘉賓:
南京是成功人士的出發點
【人物檔案】袁岳,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活動主辦方委托的調查單位負責人,南京入選“200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現場開獎嘉賓
【點評】很有幸為南京入選開獎。作為此次活動調查單位的負責人,我深深體味了幸福的涵義。幸福的城市有個共同的特點:不張揚。南京這座城市很好地詮釋了這個特點。我的大學生活是在南京度過的,最美麗的回憶也是在這里。我覺得,南京是個很有文化涵養的城市,在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還保持著古城的韻味,打個比方,沒有哪一個城市能留下那么多梧桐樹。另一方面,與上海、深圳等成功城市相比,南京市民心理感受相對休閑,有進取心,卻又不是那么特別想發財。更為重要的是,南京教育資源非常豐厚,可以給一個成功人士好的出發點。所以,想要成功的人,就來南京吧。
幸福市民代表:
大愛南京讓我懂得分享財富的道理
【人物檔案】陳光標,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迄今為止,向社會捐贈款物超過10億元,被稱為“中國首善”,頒獎典禮上作為南京市民代表發言
【點評】南京不僅是個幸福城市,更是個博愛之都。從1985年開始,我在南京創業,是大愛南京讓我懂得了財富如水、與人共享的道理。“開明開放、誠樸誠信、博愛博雅、創業創新”是南京人特有的優點,就像知名學者易中天所說的那樣,南京人喜歡自稱“大蘿卜”,蘿卜有3個特點:草根、健康、怎么吃都行,老少皆宜,雅俗共賞。南京人溫和、熱情、淳樸,
讓天南海北的來客都找到家的感覺。生活在這個城市,我覺得自己是個幸福的人,以博愛之心,長期致力于慈善公益事業,幫助別人快樂是我的幸福;引領中國富人的財富觀、道德觀的蘇醒與進步也是我的幸福。
外地人:
現代化氣息日新月異
【人物檔案】劉曉越,長沙市副市長,代表長沙領取“200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獎
【點評】我是江蘇鎮江人,但跟南京很有緣,因為我的4年大學生活是在南師大度過的。每年我回老家探親,都要從南京下飛機轉車,所以,南京每年的變化,我也同樣見證。我覺得,南京是個很大氣的城市,如綠化、市容管理等,現代化氣息很濃厚,而且一年年變化。我曾經率長沙相關部門到南京取經,學習文明城市和居家養老的經驗,走進那些背街小巷,感覺很舒適、干凈,生活在這樣的城市,肯定很幸福。
幸福樣本一:
路寬不繞綠意濃
祁欣就讀于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明年7月畢業,正在實習的他早就把自己今后的家定在南京。“我實習經常要跑東跑西的,但是卻很少轉向,因為南京人很熱心,常給我指路,南京的路不繞,去哪里都有N種方案可以選。”祁欣說,他最喜歡的是南京的環境,路修得氣派,車道多,綠化帶很美。“傍晚的時候,我站在辦公樓的窗前,看樓下車燈匯成的長龍,想到自己即將成為一位南京人,會從心里由衷地感到幸福。”
幸福樣本二:
海歸創業者的“新市民生活”
7年前,留學美國的王煒回國創業,創辦了南京多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但手持美國綠卡的王煒遇到了不少麻煩事,公司注冊、拿國內駕照、孩子上學,樣樣都比別人復雜。今年7月,王煒拿到了南京海外留學人才居住證,有了這張藍色的磁卡,什么事情都不用煩了,醫療、子女教育統統享受“市民待遇”,在南京的創業生活也更安心舒服了。
幸福樣本三:
閃閃的治安燈光讓人感覺很安全
談起做南京人的幸福,白下區居民王英脫口而出的就是“安全”。因為工作原因,王英每天都要上夜班,常常凌晨才回家。“家附近的巷子口有個治安崗,紅色的燈光一閃一閃,讓人感覺溫暖,又感覺很安全。”王英說,白天,社區里經常會看到騎著自行車轉悠的民警,南京人自身也有正義感,“也正因為安全的環境,這幾年,我經常游說不少朋友來南京發展。”
幸福樣本四:
看書聽曲游園
“南京的文化氛圍越來越濃了”,南京師范大學馬老師說,南京圖書館新館落成以后,他幾乎每個周末都要花半天在里面。南京博物院和各大公園試行免票之后,他的雙休日又多了不少好去處。“我喜歡昆曲,去年省昆劇院搞了一年的免費公益專場,效果太好了,我那些年輕學生從此愛上了昆曲,今年開始售票了也經常去看。這樣的日子,真的特別幸福。”
來源:南京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