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為期一個月的上海經濟適用房申請受理工作將在本周日結束。昨天,記者從上海市民政局了解到,上海市居民經濟狀況核對中心即將啟動對申請者經濟收入核查。目前兩個試點區域的相關部門已經收到部分申請者材料。根據最新統計,對廉租房申請家庭核查發現約有三分之一家庭申報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異,民政部門希望經濟適用房申請家庭能誠信申報。
“電子比對專線”查經濟狀況
上海市居民經濟狀況核對中心接到材料后,將對申請者的經濟狀況進行45個工作日的初審。初審中,上海市居民經濟狀況核對中心通過與民政、人保、市稅務局等部門建立“電子比對專線”,可以直接查看申請家庭的存款賬戶、股市賬戶、納稅記錄、房產登記、公積金繳納等情況,從而了解申請家庭的實際經濟狀況。
對于如何界定需中止核對的不誠信情況,上海市民政局和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最近共同發布《上海市經濟適用住房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實施細則》。一旦核查發現申請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或者人均財產超過準入限額、銀行賬戶數、證券賬戶數、社會保險費的繳納與申請材料填寫的不相符、申報期間有財產轉移嫌疑等7種不誠信行為,都將立即中止經濟適用房的申請。
不過,即使在發現申請家庭申報和實際收入存在較大差異時,市居民經濟狀況核對中心也不會簡單認定申請家庭虛假申報,而是向申請人提供重新確認的機會,并同時向申請人重申相關誠信規定以及違反的后果。為此,專門設置了不超過60個工作日的延期核對期限。
700多廉租房申請家庭造假
與此同時,上海市居民經濟狀況核對中心對廉租住房的核查還在繼續。截止到去年年底的數據顯示,從2007年試運行以來,上海市居民經濟狀況核對中心共為上海市房屋管理部門出具了12370份廉租住房核對報告,發現4162戶家庭申報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異,為公共財政節省資金近3100萬元。
而讓工作人員驚訝的是,有701戶申請家庭串通單位共同造假。還有一些企業借用申請人或家庭成員的名義,向稅務機關虛報個稅。相關人士透露,發現有112家企業有這種虛報個稅情況。對此,居民經濟狀況核對中心相關人士透露,除了對個人進行懲罰以外,如果單位出具虛假證明,這種不良信用記錄也將納入征信系統,其中有違法、違規行為的,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在本市繼續為廉租房申請降低門檻的同時,仍有不少家庭想搭這趟便車,從而在申報過程瞞報、造假。這些情況主要包括申請人虛報收入,申報收入與實際收入存在差異最大每月達13600元;還有瞞報財產的,比如發現有109戶家庭擁有機動車輛。不過經過核實,這些被查出的不誠信家庭無一表達異議,全都自愿退出了廉租房申請。
今年核對系統計劃“擴容”
據介紹,今后凡是政府財政支出的救助項目,都要爭取納入核對系統進行比對,以確保政府財政惠及真正的困難群體。上海市民政局局長馬伊里指出,經濟適用房是老百姓關心的一件大事,核對申請人的經濟狀況是民政局今年的工作重點,“要確保這套先進的居民收入核對系統應用于經濟適用房申請,首先在閔行區和徐匯區試點,再在全市推開。”
上海市民政局昨天透露,今年已計劃將最低生活保障和教育救助申請審核納入到核對系統。目前正在積極準備和推進。
來源:新聞晨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