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1月11日上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海洋大學管華詩院士帶領團隊完成的項目“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備技術 (糖庫構建)與應用開發”,榮獲了2009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實現了青島市在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項上零的突破。
“海洋特征寡糖制備技術與應用開發”是管華詩院士及其研究團隊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所從事研究方向的主要內容,項目歷時近三十年。
此項成果構建了國內外第一個海洋糖庫,庫中的海洋特征寡糖已在國內外廣泛應用,為糖化學及糖生物學研究的深入開展提供了大量的模板分子;發現了特征寡糖的某些構效關系規律,建立了寡糖的定向分子修飾技術。
根據此項成果開發了四個上市海洋新藥和四個處于不同臨床階段的一類海洋新藥及相關功能制品,為我國海洋制藥業的興起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制備的特征寡糖為醫藥、食品、化妝品、軍工及農業等行業提供了活性寡糖原料,為新產業的形成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持。
另外青島市今年還有六項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獎。由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 “時速250公里動車組高速轉向架及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完成的“菲律賓蛤仔現代養殖產業技術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參與單位獲得的四項成果分別是:由青島羅非魚良種場參與完成的“羅非魚產業良種化、規模化、加工現代化的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由鋼鐵研究總院青島海洋腐蝕研究所參與完成的“鋼鐵材料及制品大氣腐蝕數據積累、規律和共享服務”;由青島市氣象局參與完成的“奧運氣象保障技術研究及應用”;由青島博益特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水溶性幾丁糖醫用制品的研制與臨床應用”等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來源: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 (記者 王先濤) 編輯:馬原 楊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