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 1月19日下午,長沙市第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閉幕。閉幕式后,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劍飛在記者招待會上接受了中央及省、市和境外有關媒體記者采訪,回答了記者提問。
2009年長沙經濟發展很困難,但是經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去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了14.5%,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8.7%,取得的成績比預期要好。
重視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今年長沙確定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目標是
12%,比去年的目標低了兩個百分點,您是怎么考慮的?
張劍飛:在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考量中,經濟發展的速度是重要的,但是我們覺得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更重要。之所以把今年的發展速度確定為
12%,就是想體現這樣一個價值取向和政策導向:我們更加重視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民生的改善,更加注重產業的升級和換代。同時,這個目標是一個預期性的目標,如果經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能夠達到更高的目標、更高的速度,當然更好。
提高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
長沙市會采取哪些措施來提高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
張劍飛:這次我們提出來加強長沙市的國際化建設,第一就是按照國際的標準,瞄準國際水平來規劃城市,發展產業。第二是要對接國際慣例,落實國際慣例,讓更多的外商感到在這里投資發展有前景,生活很方便。第三要加強對外宣傳推介工作,不斷提高長沙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
加強城市品質建設
政府在城市品質的建設上有一些什么重大的舉措?
張劍飛:今年政府工作就包括提升城市品質。我們覺得品質就是價值,品質也代表一個城市的品位,代表一個城市的素質,這兩年我們比較重視品質建設。去年我們編制實施了《城市色彩規劃》,修訂了《城市綠線管理辦法》。
如果我們的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就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高端企業。更重要的是,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民會生活得更舒服。
我覺得城市品質首先體現在城市色彩,我們提倡比較素雅的暖色調。第二體現在簡潔、簡樸,不要花哨。第三體現在質量和耐久性,所以我覺得要么不建,要建就要建
“百年工程
”、耐久性工程。今年我們要再建
5條特色景觀街,要建西湖文化園,都要按照高標準、耐久性的要求來建設,再推出一批精品和亮點工程。
同時,一個城市的品質單靠政府管很難,所以我在這里呼吁全體市民:要像愛護我們自己的家一樣愛護我們的城市,只有每一個人、每一個行為主體都真正注重品質,我們城市的品質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來源: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記者 馮志偉 實習記者 鄒慶)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