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融券熱點五問——專訪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
中國日報網消息:備受關注的融資融券業務籌備進入新的階段,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已經開始向中國證券業協會提交試點實施方案,待協會完成專業評價之后,首批試點的出爐將指日可待。在此關鍵節點,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首批試點的硬性條件、融資融券的時間表、對市場運行的影響、風險控制、未來發展規劃等熱點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一參一控”成證券公司首批試點的硬指標
[背景]:按照證監會要求,申請試點的證券公司應該合規經營。龍頭券商中信證券由于參股控股的證券公司數量較多,超出了參股一家控股一家(“一參一控”)的要求,且存在同業競爭,可能無緣首批試點。但由于監管層并沒有明文規定,市場對此猜測較多,莫衷一是。
記者:“一參一控”會否成為首批試點的硬性指標?首批試點會有幾家證券公司?會否考慮地域分布?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首批試點證券公司應該符合監管要求,合規經營是選擇試點的必要條件,“一參一控”是合規經營的重要條件之一,也要符合。除此之外,如果證券公司存在同業競爭、高管人員不到位、有重大技術責任事故、明顯的違法交易、存在立案稽查情況等都會影響其試點評選。證監會將對上述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最終確定試點。首批試點將在11家進行測試的券商中產生,優中選優,暫不會考慮地域分布問題。
3月份前完成試點方案專業評價
[背景]:自1月初證監會宣布融資融券試點業務獲國務院原則同意以來,這項新業務的每一步進展都頗受關注,何時能夠正式開啟更是市場焦點。作為其中的關鍵環節,中國證券業協會27日宣布,證券公司可以向其提交試點實施方案以進行專業評價。
記者:融資融券有沒有具體的時間表?專業評價什么時候能夠完成?都由誰來進行評價?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融資融券要根據證券公司的籌備情況逐步推進。協會的專業評價預計在3月份之前完成,證監會將在此基礎上對證券公司的申請進行綜合評價。專業評價實際上是對申請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的詳細評價和檢查,這包括證券公司的融資融券基本制度是怎樣的,各項規定是否完備,業務流程環節如何設計的,每一個流程的業務要求是怎樣的,授信權限管理和平倉點的設置情況等。
證券業協會已組建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實施方案專業評價工作小組,由21名專家組成。根據工作流程,每次評價工作會議原則上由9-11名專家參與評價。專家主要是業內專業人士,包括來自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和部分券商熟悉融資融券業務的人員,有些專家起草過融資融券制度性文件,并對國外的融資融券制度進行過深入研究。
融資融券不會加劇市場波動
[背景]:由于具有賣空功能和杠桿效應,一些投資者擔心融資融券的推出會加劇股市波動。也有人認為,融資融券是我國資本市場機制的創新,有望改變“單邊市”格局。
記者:融資融券的推出對股票市場是利好還是利空?會對市場運行產生怎樣的影響?會否加劇波動?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融資融券實際上是借錢買股票和借券賣股票,在股價較低時,投資者可通過融資方式購入該股票,從而促使股價上漲;反之,當市場過度投機,某一股票價格暴漲偏離其實際價值時,投資者可通過融券方式賣出該股票,從而促使其股價下跌。因此,融資融券有利于資本市場價格發現功能更好地發揮,有利于提高資本市場的效率。同時,融資融券也將推動投資文化的成熟,使投資者不再相信跟風的消息,也不去聽風炒股票,而是根據公司的業績和成長性來投資股票,更趨向于價值投資。市場也不會因為融資融券而發生急劇性下跌。
“擔保”和“強制平倉”保證業務安全
[背景]:由于融資融券業務中客戶與證券公司是借貸關系,一些市場人士擔心,如果證券公司把關不嚴,可能出現證券公司借貸難以收回的情況,從而出現虧損,對證券公司自身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也會對市場健康發展不利。
記者:是否會出現市場擔心的證券公司虧損情況?客戶借貸安全有何制度保障?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首先,證券公司會對客戶設置最低門檻,根據證監會的指導意見,客戶需要開戶時間在18個月以上,證券賬戶資產總值在50萬元以上,金融總資產在100萬元以上,這首先保證了客戶的資質。其次,融資融券業務采取擔保和強制平倉制度。目前,交易所定的最低維持擔保比例為130%,即客戶信用資金賬戶的維持擔保比例低于130%且未按期補足差額時,證券公司有權啟動強制平倉程序。第三,融資融券中的融券業務不允許“裸賣空”,即客戶賣空一只股票必須要先通過保證金的形式進行融券。第四,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的證券公司在按規定扣減凈資本的同時,還應按照不低于融資融券業務規模50%的比例計算業務風險資本準備。這些舉措都是從制度設計上從嚴保證融資融券業務的安全性,力求業務試點風險可測、可控和可承受。
融資融券將成證券公司常規業務
[背景]:由于融資融券試點主要從凈資本實力強的證券公司中展開,業內分析認為,隨著業務的開展,可能會出現證券公司“強者恒強”的現象。
記者:融資融券是否會加劇券商行業的分化?未來該業務在證券公司的地位會怎樣? 國外情況怎樣?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融資融券業務的推出改變了傳統意義上證券公司和客戶間的委托關系,證券公司融出資金或證券給客戶,本質上是一種借貸關系,證券公司從借貸中賺取利息收益。目前,融資融券業務只是在試點券商中開展,對行業的影響不大。
未來,融資融券將成為我國證券公司的常規業務,待全面推開之后,很可能會帶來證券行業業務模式的適當調整。此外,融資融券還將會對證券公司的資產管理產生影響,使其股票配置和組合的難度增加,要求券商提高資產管理水平和人才質量。
在國外,融資融券交易大致占全市場交易量的20%左右,貸款利息占經紀業務收入一定的比重,有的占到一半,對證券公司改善資本金使用、增加業務收入有積極作用。
來源:新華網(記者 趙曉輝 陶俊潔)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