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從今年2月1日起,江蘇省各類地區均以超過12%的增幅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成為我國受金融危機沖擊作出政策調整之后,第一個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的省份。與此同時,北京等地也表示將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行業收入差距拉大至10倍
“說到富民問題,其實我很清楚,60%的百姓口袋里達不到每年公布的收入平均數,是‘被拉高’的。”1月19日,時任南京市代市長、現南京市市長季建業在這個市政協科協界、工商聯以及港澳、經濟界等聯組討論時說。
人均收入統計數字難以分辨行業之間的工資差別。目前電力、電信、金融、保險、煙草等行業職工平均工資是其他行業的2到3倍,加上工資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異,實際收入差距為5到10倍。
在金融危機的特殊背景之下,中國經濟克服重重困難,總體回升向好,但是行業之間收入差距拉大的狀況沒有改變,因而很有必要作出調整。
2009年前11個月,全國財政收入6.34萬億元,同比增長9.2%,高于同期經濟增速。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基本與GDP增速持平,明顯低于財政收入增速,且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拉大。
城鄉居民不同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有所拉大,特別是由于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過低,已制約了百姓消費能力和生活質量的提高。面對收入分配的制度屏障,低收入職工很難通過自身努力來改變生活狀況。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緩慢,制約我國消費增長,不利于轉變以內需拉動為主的經濟發展方式。
提高最低工資就是善待民生
一些省市開始解決收入分配方面的問題,如借助地方財力的增加,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就是具有良好示范效應的重要舉措。
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勞動關系處處長金鑫介紹,在經過精密測算并通過工會組織、企業家協會和企業聯合會的三方協商機制多次溝通后,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的方案第一時間得到了江蘇省委、省政府的批復。
2009年江蘇城鎮居民高低收入差距在相對穩定的基礎上有所擴大。20%的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12.2%,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長了7.7%。高低收入的差距由5.6:1擴大到5.8:1。
“如今政府有能力,企業也有能力承擔這樣的支出,我們的目的是實現經濟轉型、企業發展和保障民生的良性互動。”金鑫表示,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是江蘇省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也是江蘇經濟企穩回升的積極訊號。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人也表示,北京擬最早于今年4月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幅度在10%左右。
北京社科院副院長梅松表示,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如何同步提高收入水平是個重要問題。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將直接影響收入結構的調整,對整體勞動收入的提高有帶動和示范作用。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后,未來其他工資水平也將會作相應的調整,職工整體收入的層級和檔次將有所提升。
給工人加薪期待“組合拳”
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僅僅是實現社會均衡發展、調整收入分配的舉措之一,實現這一舉措,還需要打出更多的政策“組合拳”。
“即使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我國的勞動力成本還是比較低廉的,在世界范圍內仍然具有比較優勢。”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高汝熹表示。
“雖然企業里面拿最低工資的員工不多,但是對成本或多或少會有些影響。”昆山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玉山分會會長、星誼陶瓷董事長蔡國禎說,新的最低工資政策增加了企業成本,會淘汰掉部分最低端的制造企業。
對企業界來說,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最直接的影響是工資成本的上升。為幫助企業降低因上調最低工資標準而增加的經營成本,江蘇將幫助企業減負穩崗,力爭消化企業提高的用工成本。
這個省將繼續實施“五緩四減三補兩協商一簡化”政策。以“五緩”為例,原先規定對暫時無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困難企業,在一定條件下允許緩繳應由企業繳納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五項社會保險,緩繳執行期為2009年之內,現延長到2010年。 這個省還將從以下方面保障職工工資及時到位和收入穩定增加:由企業和職工具體協商工資水平,讓勞動者在工資收入中享有充分的話語權;在省內13個市全面建立起工資指導系統,定期發布工資指導線、勞動力市場指導價、企業用工成本。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認為,中國社會收入分配的差距,是由市場競爭機制和政府行政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要想撬動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政府必須通過社會政策、經濟政策、財政政策、金融政策進行市場干預。降低資本在收入分配中的權重,增加工資在收入分配中的權重。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 單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