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近年來,云南大力推進民族文化強省戰略,努力繁榮民族文化、發展文化產業,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法規,堅持市場導向、加大扶持力度,把云南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產業優勢和文化經濟優勢,取得明顯成效。“十五”末,全省文化及相關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33倍,增加值增長1.64倍,年均增長27.5%,高于同期GDP增長速度。2007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達262.9億元,比上年增長21.3%,占GDP比重為5.55%。2008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300億元,占GDP比重達5.8%。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云南文化產業實現逆勢上揚,增長勢頭強勁。云南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文化產業創新發展道路,創造了文化產業發展的“云南現象”。
有專家學者認為,“云南現象”的核心和實質,是探索和建立一個由政府主導、民族文化主打、旅游助推、龍頭帶動、民資撬動、文化事業產業互動的文化產業發展機制。“云南現象”既是云南作為多民族地區努力創新和發展特色文化產業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國進一步實現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有益實踐。
一是由政府主導發展。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1996年就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民族文化大省戰略,經過十多年的發展,2008年又提出推進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強省邁進的戰略思路,進一步明確了“發展優勢、注意特色,做實做深文化產業,不斷提高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的發展思路。為增強政府主導文化產業發展的能力和水平,云南組織專門力量制定和完善全省文化產業發展整體規劃,明確提出重點發展廣播影視、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旅游、珠寶文化、茶文化等10大特色主導產業,并相繼制定相應產業發展規劃。積極打造中國西部(昆明)文化產業博覽會、云南文化產業上海推介周等文化產業發展平臺。從2003年起,著手建立“云南文化產業發展項目庫”,編制文化產業項目書,引導和鼓勵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發展。近年來,云南還將云南亞廣傳媒中心、云南文化藝術中心、云南藝術家園區等文化產業項目列入政府重點文化項目,予以重點支持。
二是以精品打造品牌。云南通過大力推進“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實施《云南省2008-2012年文藝精品創作實施意見》,設立藝術創作精品專項資金,連續推出《云南映象》等一大批在國內外叫得響的文化精品,成功提升了云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極大推動了云南文化產業的發展。如今,人們一說到云南,首先想到的就是《云南映象》、《麗水金沙》、《印象麗江》、《勐巴拉娜西》等文化精品。近年來相繼推出的《云嶺天籟》、《鳳氏彝蘭》、《舞彩云》、《白潔圣妃》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云南映象》等還成功走出國門,成為享譽全球的中國文化精品。在“云南文化精品工程”推動下,有越來越多的文化精品成為文化品牌,而越來越多的文化品牌正將“云南文化”打造為金字招牌。目前,云南正著力提升和拓展“香格里拉品牌”、“茶馬古道品牌”、“七彩云南品牌”和“聶耳音樂品牌”四大文化品牌,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三是用旅游助推文化。著力將云南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相結合,堅持在旅游開發中提升文化內涵,在文化產業發展中提升旅游品質,實現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發展的“1+1>2”效應。在全省主要旅游景區,先后推出《麗水金沙》、《云南映象》、《蝴蝶之夢》、《勐巴拉娜西》等知名文化產品,大大拓展了云南文化產業的發展內涵,提升了旅游產業的附加值和影響力。2008年12月,云南專門召開了全省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互動發展工作會議,擬定《關于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互動發展的實施意見》并上報省委省政府審批。按照規劃,云南將在旅游與文化的一體化發展中實現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到202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將占全省GDP的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