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仰東:“長三角有幾個大的企業,也在關注島內地產開發,也想登入島內市場開發。”
許仰東,研究房地產多年,10年前開始從事地產營銷,近年來每年都有幾十次來到海南。而此次來到三亞,是受上海和浙江幾家地產集團的委托,來考察土地。
記者:“現在還有地嗎?”
許仰東:“應該說還是蠻大的,因為海南島的用地,特別是三亞、海口的用地,它跟我們北京、上海的城市用地還不一樣,它只要有資源、有環境就可以開發,購房者對離開城市距離沒什么要求,所以我覺得海南島,包括三亞,未來的一級土地市場和二級土地市場,都存在比較大的機會和容量和空間。”
許仰東告訴我們,雖然海南省政府在1月15日宣布暫停商業性開發土地出讓和審批新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但是卻沒有影響到投資者進入海南的沖動。
許仰東:“應該說熱情大于恐懼目前,什么原因呢?因為從這幾年來,一線城市,特別是主要開發城市的土地市場管理非常嚴格,那這樣的情況下,很多發展商是無地可以開發,原材料非常緊缺,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離開這個地方,去尋找一些新的發展機會的。”
許仰東:“而我們講除了海南島是帶有全國性以外,沒有一個地方是帶有共識,就是大家可以接受它的。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從浙江企業家開始,到上海的企業家,甚至現在到東北的,到山東的,到西北的企業家,進入這樣一個島內以外,實際上整個中國的地產企業都來關注它。”
雖然在幫著開發商大張旗鼓地找地,但許仰東告訴我們他個人對于在目前在海南買房卻是持保守的態度。
記者:“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上,您還打算再買房子嗎?”
許仰東:“暫時不考慮,暫時不考慮。”
記者:“為什么?”
許仰東:“因為我覺得什么呢?就是目前在海南地產市場的價格,從長期來看還是存在很大機會的,但是這一個多月時間發生變化是非常極端的。”
我們看到,2009年12月三亞商品房簽約均價為15857.44元/平方米,環比11月的12844元/平方米上漲23.46%,創下單月三亞商品房銷售均價歷史新高。而到了2010年1月,三亞商品房簽約均價再次被刷新,超過了22000元/平方米,一個月里上漲達到了40%多。對于海南地產的這種極端變化,許仰東用了一種特殊的說法來形容他的感受。
許仰東:“用超市購買的方式進入地產領域,這是不夸張的講。”
記者:“超市購買?”
許仰東:“就是超市的購買方式進入地產方式。”
記者:“什么意思?”
許仰東:“就說我們買包煙,不去關心它的價格,就是我要去用它,所以去買它,已經是這樣的觀念。地產是一個家庭的或者講大的投資品,但是它的批零和購買方式,已經變成了日用品的方式在做,這是不正常的,這是不正常的。”
許仰東:“最近我采樣了幾個江蘇和上海的幾個購房者,這不是個別現象,就到了這個案場以后,他也不清楚這個誰開發的,產品類型、要求、物業管理費用都不知道,就知道有房我就買,價格也不談。……”
許仰東:“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從這個點上可以看到,整個現在目前三亞和海口,特別是海南島這個購房現象,是有短期盲目性的,或者帶有比較強烈的投資意識和投機意識的這樣一批群體。”
在來海南的購房者中,我們認識了小禾,他來自溫州,到海南一個星期,已經買了五套房,他卻告訴我們,海南房價短期內急劇飆升不僅僅是買房需求旺盛這么簡單。
男:“房價上漲有點,好象有點炒作太厲害了。”
記者:“怎么這么說呢?”
男:“我覺得讓我最大感觸,就是我去一個樓盤,他們操作,操作這塊是他們老總在操作,每天放出的房源非常少,兩套,每天兩套、三套、五套的放,然后呢他們每天是三、五天提一個價格……”
小禾給我們講述了他親身經歷的一次漲價。
男:“就前兩天吧,就是頭一天過去,房價是400萬,是55平方,然后第二天早上過去,當天晚上也打電話給他說了,這個東西要了,這個房子要了,然后第二天早說過去的時候他說500萬。”
記者:“一天就漲了一百萬?”
男:“一個晚上,這也就是一個平方漲了兩萬,兩萬,差不多兩萬了。這個樓盤甚至什么都沒蓋,就是一個空地,讓你看到就是一塊,這個地是我的。”
記者:“他怎么給你解釋說這一個晚上就能漲一百萬?”
男:“他說就是老總的一個決策。”
是不是真的像小禾所說的那樣,海南開發商正在捂盤惜售、操控房價呢?我們在采訪中記錄下了這樣的場景。
記者:“我問一下現在多少錢一平米?”
銷售小姐:“現在我們根本沒有價格表,差不多三亞市的房價都在兩萬以上了。”
記者:“我說這個樓盤賣到多少錢一平米?”
銷售小姐:“現在可能2.2萬左右。”
記者:“2.2萬。”
銷售小姐:“因為我們現在都沒有價格表,價格表,房子賣完了,價格表就收回去了。
記者:“全賣完了嗎?一套都沒有?”
銷售小姐:“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