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攢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電視劇《蝸居》里的臺詞折射都市“房奴”的辛酸苦辣,道出都市無房族的困惑與無奈。“蝸居”一詞迅速成為年度熱詞。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紛紛把目光對準 “高房價”“住房難”問題,住房提案也成了半數委員的提案內容,而其中對保障性住房、物業稅征收以及房地產調控成為關注焦點。
■關注住房之統計數據
統計局回應“1.5%”質疑
全國政協委員郭松海提出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09年我國大中城市房屋價格比前一年上漲1.5%的數據不合理,無法反映去年我國多數城市大幅上漲的趨勢。昨天,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開幕式后向記者坦言,現行房價統計方式存在缺陷,國家統計局考慮對此進行改進,考慮建立房地產價格的定級機制。
委員質疑:
六天內數據變臉
郭松海指出,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09年中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售價同比漲1.5%。漲幅不足前四年漲幅平均數的四分之一,創九年最低點。這一數據存在四大問題:
首先,統計數據互相矛盾。今年2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9年全國房地產市場數據顯示,全年房價漲幅24%。發布時間僅差六天,統計數據相差卻如此明顯。
其次,房價數據不能解釋投資數據。2月19日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9.3713億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43995億元,商品房成交價約4695元/平方米。而2008年商品房成交價為3882元/平方米。按照房價漲幅1.5%計算,這是連一年期存款利率都不到的收益。
再次,公報顯示,建筑業、房地產業利潤大幅度上漲,而房價卻僅上漲了1.5%,令人費解。
最后,統計數據與民眾切身感受明顯不一致。
郭松海委員建議國家統計局將有關房價統計方式以及不同城市的房價細節予以公布,以打消公眾疑慮。
統計局回應:
將建地產價格定級制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昨天就房價統計數據表示,現行的房價數據統計方式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掩蓋了房價的差異性、波動性,國家統計局考慮在兩方面進行改進。
馬建堂坦言,現行房價統計存在問題。一是數據采集方式。“現在主要是依靠房地產企業填報,應當增加調查人員的現場訪問記錄。”二是數據統計方式。“例如房價2009年年初比上年下降了16%,但是同比的價格逐步上漲,到年底,比上年又上漲了18%。我們現在全年12個月平均的價格計算方式,比去年僅上漲 1%。把差異性波動性掩蓋了。”
馬建堂表示,針對這些問題,國家統計局考慮從兩方面進行改進。首先,年末對年末的數據對比發布。其次,要建立房地產價格的定級機制。“比如將2007年、2008年平均數作為比較基礎,其他年限數據與之相比,到底是上漲還是下降就很清楚了。”
他最后表示,“現在的數據基本是真實準確的。但目前的計算方式消除了房價波動因素,我們還將就此召開座談會深入研究,盡快出臺改進措施。”
晨報記者 賀巖
■關注住房之經適房
代表激辯是否叫停經適房
昨天,出席全國人大第十一屆三次會議的廣東代表團召開首次全體會議。人大代表、深圳市嶺南村社區委員會書記張育彪建議,我國應徹底取消經濟適用房。有代表立即表示反對,認為經濟適用房不僅應該發展,而且還有很大的需求量,決不能一刀切地叫停。
正方:
叫停經適房
首套住房免稅
張育彪認為,現階段“誰可以購買經濟適用房,而誰又只能買商品房,標準難以清晰”,住房政策的公平性難以保證,這是他主張叫停經適房的主要原因。
他認為,當前普遍實行的“收入限定”做法,對居于收入線以上和以下的邊緣群體來說不公平;政府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等社會中高收入階層者可以買便宜的經濟適用房,而其他收入可能相差不大甚至更低的社會群體卻只能高價購買商品房,又是更大的不公平;很多人為了購買經濟適用房,找關系、“批條子”、“開著寶馬買經適房”的怪現象。因此他認為,應盡快“叫停”弊端多多的經適房政策。
張育彪還建議對首套購住房免稅,對二套及以上住房大幅增稅,建議對購買二套住房的個人或家庭上調5個點的契稅稅率,對購買第三套住房上調10個點的契稅稅率,購買首套住房,銀行實行更低折扣如6折甚至5折的貸款利率。
反方:
經適房廉租房
社會需求大
“我不贊同取消經適房和廉租房。”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曾慶洪則明確表態:“經濟適用房不能取消,廉租房也不能取消。”
他談道,去年他親身參與的對保障房的考察,結果顯示經濟適用房一定要有,社會需求量很大。目前我國中產階級只有24%,大部分還是中低收入人群,占到 60%至70%。經適房就是提供給那些想有自己的產權,不想長期租房,經濟實力往上“夠一夠”能買上房,就是這部分人。針對首套房免稅政策,曾慶洪看法也不同,認為不如抵扣所得稅更合理。因為他認為首套房的稅費并不多。
針對購買公平性的問題,他認為應該要將可以購買這幾類房屋人群的條件清晰化并加強監管,而不應一刀切的叫停。為更好地體現公平,經適房買來后如果要進行交易,增值的部分要繳給國家。
晨報記者 徐晶晶
■關注住房之地價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委員建議
土地招標時按房價競標
晨報訊(記者賀巖)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土地價格之所以越來越高,各地“地王”頻現,是因為現行土地招標制度不夠合理。他建議以最終房價報價最低者拿地中標改革現有招標制度。
厲以寧認為,讓中低收入者能夠買得起和租到房子是眼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過高的房價顯然無法滿足中低收入者的購房需求,地價則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按照目前的土地招標制度,出價高者得到土地,地王肯定會不斷出現,房價自然跟著水漲船高。”
他說,應當改革土地招標制度。理想的土地招標制度應當是企業參與招標時不是報標土地價,而是報標房價或租房價,也就是讓最終房價或租價報價最低者中標、拿地。“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要有質量保證,要有保證質量的相應處罰措施。把地價問題解決了,對解決房價問題很有好處。”他說。
■關注住房之高房價
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陳萬志代表:
房地產業應該去暴利化
在去年商品房銷售價量齊升出現“井噴”背后,開發商又賺了個“盆滿缽滿”,這種“高燒不退”的暴利現象引起近日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的廣泛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