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今年1月下旬,南京江寧警方接到環護部門的舉報稱:有人在濱江開發區長江堤岸內堆放大量不明物質的工業廢料,總數多達500余桶。民警在現場調查發現,部分化學廢料已被大量傾倒,嚴重威脅著長江水質,而在該處的上游幾百米處,便是濱江開發區水廠的長江取水口。經鑒定,這些廢料包括:有機氰化物、醚廢物、有機氯化物等,每一種都具有極大的毒性,警方調查發現這是一家倒閉的化學品回收公司所為,目前相關責任人已因涉嫌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被刑事拘留。
元月下旬,江寧公安分局濱江經濟開發區派出所接到江寧區環護局的舉報,民警隨即前往調查。只見江灘上散亂堆放著數百米鐵皮桶、塑料桶,空氣中散發著濃烈的化學品氣味。這些桶每只都有200升,桶內裝有黑色的不明物質,桶上面印著強腐蝕性標識或“骷髏”有毒物標識。經清點,總數在500桶以上。此外,現場還有很多塑料編織袋,其中有裸露在地面上的黃色粉末狀顆粒,現場空氣非常刺鼻,人待時間長了眼睛就會受不了流眼淚,在這些不明物質周圍也沒有植物生長,草木大多已經枯死。
更危險的是,在現場距傾倒地點幾百米處的長江上游就有一個濱江開發區的水廠。辦案民警告訴記者,如果不是環保部門發現及時,這一水廠和當地的地下水將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這些化學品廢液一旦泄漏就會浸入土壤中并迅速擴散,極難清除。
經事后鑒定,這些桶里裝的化學廢品種類是五花八門,有機氰化物、醚廢物、有機氯化物等。這些物質是化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液,均含有有毒、有害物質,屬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危險化學品,能夠對人的中樞系統等造成傷害,或對人體皮膚有腐蝕性,不能隨便處置和亂倒、亂放。隨后,這些危險物品被環保部門轉移到專業的廢棄物處理公司進行無害化焚燒處理。
據環保部門介紹,據保守估計,要完全清除這些化學危險品給當地帶來的損害,后期治理的費用要兩百多萬。而根據國家相關法律,對于造成環境污染且后期治理費用達到30萬元以上的事故情況,相關責任人就觸犯了刑法。
據環保部門清點,這500多桶化學廢物中有204桶是濱江開發區境內某公司的。這家公司從事醫藥中間體、日化等精細化工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合資企業,在江寧濱江開發區有中間體的研發、制造車間。民警找到該公司負責人,對方表示這些東西雖然是他們的,但絕不是他們倒在江邊的。原來,這500余桶有毒化學垃圾大多是開發區的一些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化學殘渣,這些公司把這些殘渣以700-800元一噸的價格賣給了一家廢物回收公司去處理二次利用。
不過包括該公司在內的廢品銷售方并不能提供那家廢品回收公司的準確名稱和地點,只知道對方有一個負責人姓姜,會定期到他們那里來回收。警方分析,由于現場周圍已經被拆遷,沒有人居住,擺放這些東西的人一定對周圍環境比較熟悉,相關人員能放第一次,就能放第二次。于是便安排民警分成兩班在現場24小時蹲點守候。臘月的江邊寒風刺骨,氣溫都在零下4度,這樣守了幾天終于守到了又偷偷來到現場丟棄廢料的嫌疑人柏某。不過據柏某講這些工業廢料有一些是他擺的,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一個姓姜的人放在那邊的。“我們也不知道這些東西有這么大害處,因為我們公司破產了,這些收回來的東西沒有地方放,丟了可惜,我們才把東西搬到江邊來的。”
嫌疑人姜某神秘失蹤,警方對其進行了網上追逃。今年春節期間,不知自己早已被警方上網通緝的姜某回到自己在江寧的家中過年,被早已蹲守在附近的民警現場抓獲。據了解,柏某所謂的“破產廢物回收公司”其實是一個沒有合格的生產條件、資質、設備、車間和無技術人員的黑公司。目前,兩人已因涉嫌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單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