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繼續加強社會領域和環境資源保護方面的立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維護社會穩定,是黨和國家的重要任務。全國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繼續把保民生、保穩定、促和諧等關乎民生的重要立法放在突出位置,制定了關系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民事法律侵權責任法、關系廣大農民利益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對社會保險法草案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在審議這些法律案的過程中,全國人大常委會堅持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堅持適應改革發展穩定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著重解決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普遍關注、各方面意見比較一致的問題,對于解決各類糾紛,減少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針對應對氣候變化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以推動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為目標,全國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及時部署開展低碳、綠色經濟立法研究,作出了關于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議,制定了海島保護法,修改了可再生能源法,為切實保護環境與資源,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
(四)積極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質量的基本要求和主要途徑。全國人大常委會不斷探索更加有效的工作方法,積極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一方面,高度重視發揮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在編制立法工作計劃時專門聽取人大代表的意見,注重吸收代表議案和有關立法建議,對于代表集中提出和多次提出的立法議案作為重點的立法研究項目加以考慮。2009年,有21件代表議案涉及的10個立法項目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議程審議。在立法過程中注意充分聽取和吸收人大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在堅持邀請人大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和有關專門委員會會議、認真研究他們的意見并盡量予以吸收的同時,對有的法律草案還專門聽取提出相關議案的代表意見。另一方面,努力擴大公民有序參與立法。不斷完善法律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以及立法座談會、研討會、論證會等方面的制度,通過多種方式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使各階層、各利益群體的主張都能在立法過程中得到充分表達。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國人大網將審議的法律草案及有關說明和參閱資料予以公布,還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介,廣泛進行法律草案相關問題的宣傳,引導公民認真參與、發表意見,充分調動公民參與立法的積極性。在審議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對設在橫琴島的澳門大學新校區實施管轄的決定草案的過程中,專門召開了專家論證會。制定侵權責任法時,針對醫患糾紛矛盾如何解決的問題,多次深入基層進行立法調研,不僅聽取了有關部門、醫療單位的意見,而且直接聽取了部分患者的意見,力求做到聽真話,察實情,掌握第一手材料;就一些重大問題多次召開不同形式的國內國際研討會、座談會,廣泛聽取專家意見,借鑒國外的有益作法和經驗。此外,圍繞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機構還作了兩個方面的積極探索:一是加強立法技術規范的研究和應用。對立法工作中經常遇到的一些立法技術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形成《立法技術規范(試行)(一)》。二是開展立法后評估調研,為啟動立法后評估試點工作,探索立法后評估工作機制進行了積極準備。
來源:新華社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