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民意”——預算報告反映落實人大預算決議的有關情況
記者:我們注意到,今年預算報告專門增加了一部分,報告政府落實全國人大有關預算的決議的情況。這是政府對民意尊重的一個表現吧?
高強:這是今年預算報告的一個亮點,體現了政府對人大的尊重,也體現人大決議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全國人大對某些問題作出的決議,政府有責任、有義務認真貫徹落實。
每年全國人大閉幕后,我們就監促財政部等有關部門,認真研究落實人大預算決議的具體措施,并將預算決議的各項要求分成哪些是當年必須解決的,哪些是以后研究解決或逐步完善,實行分類監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預算完整”——報告政府性基金預算
記者:今年的預算報告報告了政府性基金收支情況,特別是第一次報告了中央和地方在土地使用權出讓方面的收支情況。好像這是第一次報告?這透露了什么信息?
高強:以往的預算報告主要是一般公共預算。今年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報告了政府性基金預算、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這是第一次,體現了國家預算逐步趨于完整。政府收支除了一般公共預算收支以外,還有大量的預算外收支未納入預算,不向人大報告,脫離人大監督,執行中也有很多不規范的問題。今年國務院將預算外收支通過不同形式納入預算管理,向人大報告并接受監督,對于增強預算完整性、預算執行的規范性和預算監督的嚴肅性有重大意義。這也是國務院落實人大預算決議的一個具體表現。
中央和地方土地出讓收支是第一次向人大報告,有些收支編制得不夠細,不夠完整,今后還要逐步改進。但與過去相比,已經是非常大的進步。
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目前覆蓋的范圍還比較小,只限幾個行業,國有企業稅后上繳比例還比較低,稅后利潤分配還不夠規范。今后應逐步擴大覆蓋范圍,提高上繳比例,規范企業稅后利潤分配。
關于試編社保基金預算,近幾年還不具備向全國人大提交審查的條件,因為社保預算編制與社保制度的完善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預算公開”——國家預算表將在人大批準后15天內向社會公開
記者:今年人大的預算審查報告有哪些創新?又提出了什么“硬措施”?
高強:今年的預算審查報告不僅對上年預算執行和當年安排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對人代會批準預算提出建議,還針對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預算管理上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審查報告作為人大決議的一部分,經大會批準,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今年審查報告提出,預算經人大批準后,要在15日內向社會公布,使社會民眾及時了解國家預算的安排情況,加強社會對預算執行的監督。
國家預算是公共資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尊重人民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是應有之義。過去對此重視不夠。
記者:去年廣州市財政局公布市級部分政府部門的預算,引起極大反響。您怎么看這件事?
高強:去年廣州市財政局公布市級部分政府部門的預算,一時間好評如潮。其實,經人大批準的預算向社會公開,本是政府部門應盡的職責,引起如此大的反響,一是說明預算公開工作還遠沒到位,二是說明社會民眾對預算關心的程度越來越高。政府部門必須認真對待,切實研究解決。
“限期撥付”——避免“年底突擊花錢2萬億”的誤解
記者:去年,很多媒體報道12月突出花錢2萬億元的問題,請問這是怎么回事?
高強: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由于去年預算支出增加較多,而支出進度較慢,按人大批準的預算比較,到11月底全國財政還有2萬億元沒有花出去。大家以為要在12月份突擊花出去。實際上很多錢要結轉下年使用。
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說明隨著我國民主法治的不斷增強,加強與民眾溝通是必須高度重視和加強的一項重要工作。
這件事也暴露了一個問題,就是財政支出進度太慢,有不少預算安排的資金當年不能發揮效益,存在國庫里。這是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在今年的審查結果報告明確提出,各項轉移支付支出和代編預算要在6月30日以前下達完畢,加快預算下達和資金撥付,對于推動加快預算執行進度,提高資金使用效果,促進各項建設事業發展,都將發揮很大作用。
“完善科目”——2011年政府要報告公務開支情況
記者:“三公”開支一直是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請問在公開行政開支方面人大監督將有何行動?
高強:群眾關注預算公開,希望“我們想知道的事,就能夠知道”,例如政府的行政開支等。對于社會民眾關注的“三公”開支問題,我認為并不是政府部門不想公開,而是現在的預算科目不夠細,在預算科目中有政府購置費支出,卻沒有汽車購置費支出,有外交支出,卻沒有出國經費支出。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部門即使想公開,也做不到。
為此,今年預算審查報告要求,2011年政府要向全國人大報告政府公務開支情況和基本建設情況。要做好這件事,政府部門要做大量基礎工作。明年的預算報告要單獨有一個附表,反映這幾項大家關心的預算支出情況。